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上海"脐带血"事件后 “脐带血”是福是祸?
作者:记者罗朝…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4 13:15:2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进入2008年,最吸引人眼球之一的上海“脐带血”事件引起了业内外一系列强烈的连锁反应,媒体声讨、专家表态、用户质疑,某脐带血库一天接到120个咨询电话,有的人表示退库、没有入库的人逡巡不前,表示“等等再说”,“生意不错”的“脐带血”产业似乎受到“重创”,脐带血以及脐血库被推到了大众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技术、操作、法规……哪一个是症结所在?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教授,中国输血协学会副理事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干细胞研究所所长裴雪涛教授。脐带血有用吗?

  陆道培院士告诉记者,脐带血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技术,对于脐带血的作用应予以充分肯定。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可以通过其治疗再生性贫血、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多种血液疾病。公共库采集脐血量一般为80—90毫升,自体库保存50毫升。

  据2007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公布的资料表明,“脐带血”含有足够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满足儿童白血病病人的要求,自体脐带血移植后排斥反应低。

  脐带血库分自体库和公共库。“公共库”保存产妇自愿捐献的脐带血,捐献的脐带血成功冻存后,脐带血库发给其荣誉证书和感谢卡,“自体库”是产妇出资为孩子保存的脐带血库,按照一般收费标准,初检费大致需要5000元,每年付600元左右的保存费用,约定存储18—22年。如果没有储存脐带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不幸患免疫系统疾病需用脐带血的,需要从公共库中配型,能够配型成功的可进行移植,但移植后可能会有排异反应;如果储存了脐带血,可以直接取用自己的,自体脐血不会出现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排斥现象。

  陆道培教授表示:“作为医生,我支持自体存储脐带血,在病人需要的时候,我一定会选择使用病人自身储存的脐带血。”对于“脐血量有限,不能满足大体移植”的说法,陆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外正在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试图解决大体移植的难题,并已经有了成功治疗病例,虽然现阶段解决问题还存在一定困难,但全球医学界对这项研究寄予了很多关注与期待。建自体库是否必要?

  2006年,卫生部批准在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四川、重庆、辽宁、浙江、山东、甘肃10个行政区规划设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目前已取得卫生部或省级卫生管理部门执业资格的脐带血库共有4家(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省)。截至目前,脐血公共库成功移植近400例,没有自体脐血库应用的成功病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实际上此次“脐带血”事件的纷争源于对于国内部分脐带血库的运作及其监管上的分歧。“公共库”、“自体库”的属性成了最敏感话题。盈利的“自体库”是否是“暴利”?有没有必要在已有“公共库”的基础上建立“自体库”?该业内人士给了记者一份材料,“中国的自体库收费较低”,他表示,美国初检费用约14000元人民币,每年保存费760元人民币,“而我国的初检费用还不及美国的一半”。对此,专家表示,虽然脐带血移植从临床治疗的角度上非常有用,但大众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出发进行选择。“私人血库的建立有利于"脐带血"行业的发展”,“以自养公是我国可行的最佳发展道路”,陆道培指出,脐带血采集、运输、检测、保存的全部过程均需要按照极高的标准进行,对血库的硬性要求非常严格。企业经营的脐血库不仅能够在资金投入上保证到高水准的服务,更能够为公共库提供必要的补给。裴雪涛认为,对于私人脐带血存储问题,确实应该考虑存储机构的资质、资金实力、风险担保,并且在综合考量个人经济承担能力之后进行慎重选择。他指出:“当前我国卫生部所提出的脐带血库的执行政策还是比较清晰的。”“公自一体,以自养公”的政策提出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但是,整个行业毕竟还是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加严格的统一化的行业监管标准。裴雪涛表示应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公共库规模、国内脐血资源应共享、统一行业标准,提高从业人员水平。对于血库经营机构,裴雪涛表示在继续按照卫生部的监管基础之上,在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应该从机构的资质、人员、条件上进行统一考核。特别是企业的实力如:注册资金、风险担保等问题也应一并进入考核的依据。在提高企业责任心的同时,保障大众的知情权,在自觉自愿、完全透明化的运作模式下为脐血库的发展做出规划。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