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从SARS到汶川地震:一个公民社会的成长
作者:商灏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0 9:35:4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全世界的目光都惊奇地注意到,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迅捷速度展开了强有力的规模庞大的救援行动。

  有关地震灾区的最新消息和详尽报道,仍不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以及报纸,迅速传达到中国与世界各地。尤其是国家电视台每天连续24小时播报灾区现况,让全体国民得以几乎同步感受地震灾区无数令人伤恸落泪的悲惨场面,看到英勇无畏的人们正奋力拯救那些身陷危难的同胞……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巨大的天灾人祸之后,人们发现最高决策者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更加坚定和明确,其治国理念也更具民本主张和人文色彩,更加尊重民意、关切民生,更加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更具开放的现代意识。 

  空前的震灾大救援让中国和世界都看到,整个中国的社会心态开始走向成熟。这种成熟表现为,中国人意识到自己必须更加团结和仁爱,更加宽容和坚强,更加勇敢和理性,更负责任地面对任何困难与危险。惟此,中华民族才真正永远不可战胜。也将因此更多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敬重。

  震灾大救援行动还证明,中国在恢复其经济强盛的大国地位和气势的同时,也正努力恢复其原本具有的大国气度气节和风范。中国将更大步前进,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汶川一震,举国惊痛!

  从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有关地震灾区的最新消息和详尽报道,一直不断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以及报纸,迅速传达到中国与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的国家电视台每天连续24小时播报灾区现况,让全体国民得以几乎同步感受地震灾区无数令人伤恸落泪的悲惨场面,看到英勇无畏的人们正奋力拯救那些身陷危难的同胞……

  全世界的目光都惊奇地注意到,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迅捷速度展开了强有力的规模庞大的救援行动。

  “第一时间”的反应 表达的是政治良知

  汶川大地震,顷刻造成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当数以万计的同胞生命不能再迂回与生还,也同时将所有国人带向了悲伤与痛楚。

  空前的灾难。十万火急。一切为了救援。

  政府以空前的反应速度、空前的救援规模和力度救援着遭受震灾的人民。

  而“第一时间”的反应表达的是政治的良知。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解放军和中央多个部委第一时间发起响应与联动。悠悠万事,惟“灾”为大,为了尽快救援那些废墟下的同胞的生命,我们感同身受,我们正焕发举国同心的能力与勇气。

  新闻报道说,在72小时最佳救援期内,救援全面展开:

  10万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震灾救援中,不眠不休,连续改写了空运、急行军、兵力投送等中国军事史上的多项纪录;

  国防部称已向灾区火速增派100架运输直升机;

  空军运输机部队超强度出动 挑战非军事作战极限;

  面对高山峡谷,中国空降兵5000米高空无畏一跳;

  震灾发生后立刻飞赴灾区亲自指挥救援的温家宝强调,“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总理所言被视为灾难之下的国家表达,国民诉求。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