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专家:中医提高生存质量具优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大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7 15:45:14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生存质量是近年来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的问题之一,中医强调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对提高生存质量具有优势,日前在广州举行的2008年亚洲华人生存质量研究学术会议颇受医学界关注。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在致辞时表示,中医治疗强调治人(整体观念),对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优势和特色。通过学术研讨,为建立中医药的诊疗和评价的量化体系,寻找新的思路,从而有助海内外同道增进对中医的了解。

国际专家云集 港学者参加踊跃

来自美国、英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十多个省近二百多位专家出席研讨会,并就生存质量研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生存质量在肿瘤领域中的应用以及生存质量的研究方法学等进行探讨。

香港生活质素学会主席梁国辉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质量研究越来越受关注。此次研讨会,香港方面学者近八十人之多参与,成为历届规模最大。西医成效指针很生物性,而从中医来讲,对人的感觉和感受好重视,对生活各方面平衡的概念,生活质素的评估要采取这样态度。

周岱翰:中医整体观念重视个人感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岱翰教授认为,中医和西医由于学科发展的不同,中医是经验医学为主,对提高生存质量有优势。中医对肿瘤治疗,强调整体经验辨证论治。从中医的整体观念来看,中医学对病人的治疗一开始就是重视个人的感受,而西医学从实验医学过来,很重视局部的结构及构成。

周岱翰强调,生命是神器在时间和空间的表现,人的功能有很多方面表现在生活质素,中医特别强调人的功能在时间上表现。中医重神轻器,更多对疾病治疗中重视功能发挥,一方面治疗脏腑的病变,更为重要治疗得病的人。中医着重得病后人的变化,哪个功能不协调,而西医看重病变在哪个脏腑、哪个器官。有人讲中医是治疗得病的人,而西医是治疗人得的病。

个体化诊疗体现医学发展新方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临床研究评价中心郑培永等认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现了个体化诊疗模式,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这些内容代表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生活质量量表的应用及发展,将其引入中医药的临床及试验研究,将使中医的辨证论治及四诊内容得以量化,并通过临床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可以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使中医药疗效评价规范化,必将促进中医走向世界。

研究制定中医特色生存质量量表

近年来,中医界有识之士在翻译海外现有量表的基础上已经开始从事有关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并于制定有中医特色的生存质量量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合作,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研制了中华生存质量量表,其条目覆盖了与健康状况有关的三大领域:形(身体功能)、神(意识思维)、悟(七情)和气色、睡眠、活动能力、饮食消化及气候适应等十三个方面,相当于具有中医特色的普适性量表,可应用于临床和科研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樊粤光认为,早在七年前,医院成立生存质量研究小组,特别对消化系统疾病、肺癌、心脑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的生存质量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制了多个的生存质量量表在临床上使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生存质量研究的投入,推动中医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