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赵冠英治疗胃病八法
作者:梁光宇 …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11 19:30:4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解放军总医院赵冠英教授,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疾病。笔者作为赵冠英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曾随师学习3年,现将导师治疗胃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赵冠英教授认为,胃居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以滞为逆,通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停滞则传导失职。所以无论虚实寒热,气滞血瘀,皆可导致胃失和降,当升不升,当降不降。治疗时应根据胃主通降的生理特性,遵循“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原则,以通降为大法,着重恢复胃的通降功能,正如华岫云所说:“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临证指南医案》)。总的来说,导师治胃主要有以下八法。

  健脾和胃法

  脾宜升则和,胃宜降则安,脾胃一脏一腑,升降相因,纳运协调,共同维持水谷精微的运化。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升降失调而出现脘腹胀痛,纳呆食少,疲倦乏力等症状。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胃,和胃降逆,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动力。

  疏肝理气法

  胃属土,肝属木,土能生木,木能疏土,又可克土,所以肝胃有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肝主疏泄,畅达气机,肝之余气化生胆汁,助胃运化水谷精微。正如唐容川所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症在所难免矣”(《血证论》)。肝失疏泄,横逆犯胃,症见胃脘胀痛,嗳气频作、恶心呕吐。治宜疏肝和胃,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砂仁、乌药、苏梗、佛手等。

  清胃泻火法

  胃为阳腑,属阳明经,多气多血,易从热化,无论外感邪气或内有积滞,皆易化热,故有“实则阳明”之说。嗜食肥甘厚味,亦可化热生火,症见胃脘灼热、口苦口臭、苔黄脉数等,治疗当遵《内经》“热者寒之”,采用清胃泻火之法。但清泻胃火不宜用大剂用黄芩黄连等苦寒药,宜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使用蒲公英、连翘等,祛邪而不伤正。

  辛开苦降法

  此法源自张仲景《伤寒论》,将辛温与苦寒两种药物配伍使用,适用于寒热错杂,症见胃脘疼痛、喜暖喜按,得温则减,口苦,舌红苔黄等。若单用清热或温补均不能切中病机,治宜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代表方为左金丸,黄连苦寒清热泻火,吴茱萸辛热疏肝解郁,相反相成,调理气机。两药用量可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调整,若肝火犯胃为主,则黄连多于吴茱萸;若肝寒犯胃明显,则吴茱萸多于黄连

  消食导滞法

  《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损伤脾胃,运化不及,食积停滞,升降失调而致胃脘胀满、疼痛、嗳腐酸臭、不欲饮食等症,治以消食导滞。消法虽能助胃运化,但毕竟为消伐之剂,不可单用或久用,可配以健胃扶正之药,祛邪而不伤正,常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加减。

  疏胆和胃法

  胆主贮存和排泄胆汁,有助于胃腐熟水谷。张锡纯曰:“胆汁者,原由肝中回血管之血化出,而注之于胆,实得甲乙木气最全,是以在小肠中能化胃中不能化之食,其疏土之效愈捷也”(《医学衷中参西录》)。胆汁为肝之余气所化生,其分泌和排泄既受肝的影响和调节,亦与胃的通降有关。若忧思郁怒伤肝,疏泄失常,或胃失通降,胆汁不循常道,均可上逆犯胃而见口苦泛酸,即《灵枢·四时气篇》所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治宜疏胆和胃,可选用柴胡四逆散加陈皮、佛手等。

  酸甘养阴法

  胃为阳腑,体阳用阴,各种致病因素易从热化,化燥伤阴,灼伤胃阴。胃阴不足,一方面可使胃失濡润,失于通降;另一方面胃阴亏虚,腺体萎缩或减少,胃酸、胃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降低或缺乏,消化能力减退,即唐容川所谓:“胃燥而不能食,食少而不能化,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也”(《血证论》)。症见胃脘灼热隐痛,食欲减退,口干,少苔或无苔等,治宜甘凉濡润,酸甘化阴。常用麦门冬汤合芍药甘草汤加鸡内金、焦三仙等。

  化瘀通络法

  “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胃与外界相通,为易受邪之地,外邪入胃,阻滞气机,经脉气血不得正常循行,气机壅滞,胃络瘀阻,胃失通降,初病在经属气,以胀为主;病久入络在血,以痛为主;气为血之帅,气滞日久,血行势必不利,而致气滞血瘀。即叶天士所谓:“胃痛久而屡发,必有痰凝聚瘀”。胃络瘀滞日久,黏膜失于充养,可引起腺体萎缩、肠化生、以及不典型增生。治疗时应根据胃以通为补的特点,采用化瘀通络法,常用通瘀煎合牛膝散加减。

  由于胃病病机复杂,证见多端,导师强调以上八法不能孤立看待,多数情况下需综合运用,以灵活地适应病情变化。(作者系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人才传承项目学员)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