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15例 |
作者:陈子昂 文章来源:新中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8 10:40:3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有清热生津之功,主治阳明气分热盛。根据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笔者在原方基础上加西洋参、淡竹叶、生地黄等治疗小儿夏季热1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中,年龄7个月~5岁;男8例,女7例。首次发病10例,第2次或以上5例。 2 治疗方法 方用白虎汤加味。药物组成:生石膏(先煎)、粳米(先煎)、狗肝菜(鲜)各15g,知母、蝉蜕(后下)、甘草、黄芩、西洋参各4g,淡竹叶6g,鲜生地黄10g,白薇3g。每天1剂,先以清水将粳米煮熟,去米,再加其他药,煎至约50ml,必要时再煲原药渣煎至约30ml。 加减:若热重不退,加大黄3g,金银花8g,连翘5g;口干烦躁不安加西瓜翠衣6g,莲子7g,北沙参8g;口渴多饮多尿者加天花粉4g;便结纳呆加生大黄3g,生山楂8g;乏力倦怠,精神不振加太子参8g;低热绵缠不断去石膏、知母,加地骨皮9g,银柴胡6g。 3 治疗结果 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 4 病案举例 张某,男,1岁4个月。1995年夏初诊。素体虚弱,入夏以来,发热不退近月余,曾用抗生素、退热药等治疗,效果欠佳。诊见:面色苍白无华,神疲体倦,皮肤灼热,手足心热,T39.2℃,口渴频饮无汗,纳呆便结,尿多而频,舌红、苔黄腻,脉数、指纹紫红。诊断:小儿夏季热,证属暑伤肺胃。治以清热益气,养阴生津,服白虎汤加味3剂。二诊:皮肤手足心已不感灼热,频饮、多尿有所改善,体温早晚37.9℃,午后仍38.5℃。原方减去石膏、黄芩,加地骨皮9g,玄参4.5g,再服5剂。三诊:面色红润,胃纳尚可,舌淡、苔薄,偶有低热,二诊方去狗肝菜、蝉蜕,加太子参10g,黄芪8g,5剂。药后患儿精神食欲良好,停药后,嘱其家属用崩大碗(鲜)15g,煲猪骨或单清蒸饮服,后经随访已愈,未再发热。 5 体会 小儿夏季热,其病机为暑气蕴遏肺胃,熏灼皮毛,腠理闭塞,耗气伤津,致阳明气分实热。方中以石膏清阳明气分邪热,辅以知母清热养阴,石膏配知母则加强清热除烦作用,佐以黄芩、狗肝菜清肺胃之热;甘草、粳米和胃养阴;生地黄凉血养阴;白薇凉血善退虚热;蝉蜕善于定惊解痉;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故用此方能获较好疗效。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