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刘爱民治疗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经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2-13 11:39:3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刘爱民,男,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专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1~7月曾应邀到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做访问研究(皮肤病组织病理诊断)。擅长治疗慢性荨麻疹、重型斑秃(全秃、普秃)、黄褐斑、白癜风、顽固性牛皮癣、痤疮、湿疹、扁平疣、顽固性尖锐湿疣等。

麻黄是临床常用药物,归肺、膀胱经;其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温经通腠[1]。在临床实践中,麻黄的应用广泛,刘爱民教授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对麻黄的运用有独特见解,临床证突破不少禁条,广泛用以治疗多种皮肤科疑难杂病,效果卓著,经验可贵。笔者有幸随师待诊,兹将刘爱民教授运用麻黄治疗皮肤病的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1.病案举隅

  
1.1慢性荨麻疹 张某,男,8岁,2012年10月30日初诊,主诉:全身出风团、痒1年余。现病史:患者1年前扁桃体发炎后,咳嗽,全身出风团,痒,曾在郑州市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西药可控制,停药则发,现风团每日出,扁桃体Ⅱ肿大,咳嗽,且患者为过敏性鼻炎,平时乏力,舌红苔薄白,脉沉。诊断:慢性荨麻疹。辨证:风寒束肺 内有蕴热,治法:疏风散寒宣肺 清热利湿止痒,方药:生黄芪12g 炙麻黄5g 炒杏仁9g 黄芩12g 生桑皮12g 防风12g 法半夏9g 白鲜皮15g 生甘草4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药后偶有几个小风团出现,咳嗽已愈,舌稍红苔薄白,脉可。中药守初方加黄芪15g,21剂,水煎服。药后风团一直未出,疾病告痊愈。
  
按语:慢性荨麻疹,中医称之为“瘾诊”,因其病因病机主要是禀性不耐,总由风邪所致,或外受风寒、风热客于肌肤,或由饮食荤腥动风之物,或肠胃湿热虫淫,或气血亏虚,冲任不调内生风邪,客于皮,致营卫不和而发本病。而本病例患者扁桃体发炎后,咳嗽,乏力,且舌红苔薄白,脉沉。证属风寒袭表,卫阳不足,内有蕴热。方中麻黄、炒杏仁,取其辛温宣肺以开腠理,推邪外出;黄芪益气固表,以辅助正气,黄芩、生桑皮、法半夏,以清内热,防风、白鲜皮,以疏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寒宣肺兼清内热的目的,正切本病病机,刘爱民教授根据临床辨证,灵活加减化裁,同时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起居调护,避免诱发因素,获得满意疗效。
  
1.2湿疹 孙某,女,24岁,2013年8月13日初诊,主诉:面颈部出密集丘疹、红斑、反复发作,痒4年。现病史:4年来每至秋冬季节则面颈部出密集丘疱疹、痒,严重时则渗出,夏季减轻,曾在开封市某医院治疗,未效,现皮疹较轻,面黄不华,纳可,冬季畏寒,大便干,口干,舌红,苔薄黄腻,脉右弱左可。诊断:湿疹,辨证:风寒外束,湿热内蕴,方药:生麻黄6g 生黄芪18g 防风15g 连翘15g 苍术15g 生薏苡仁20g 生桑皮15g 黄芩15g 黄柏9g 白鲜皮20g 赤小豆15g 川朴9g ,21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药后皮损全部消退,痒止,面黄不华,舌稍红苔薄白,脉弱。中药原方去黄柏,生黄芪增为30g 加桂枝9g,21剂,水煎服。以巩固疗效,1个月后电话回访,疾病告之痊愈未发。
  
按语:湿疹,中医称之为“湿疮”。病因病机多为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物,脾胃受损,失其健运,湿热内生,有兼外受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其特点为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患者自觉剧烈瘙痒,有湿润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中医辨治湿疹多以单纯清热利湿为大法,其疗效不甚显著。本患者秋冬季节发病,皮损分布于面颈部,冬季畏寒,大便干,口干,舌红苔薄黄腻,脉右弱左可。四诊合参,导师将本例的病机概括为患者素有湿热,风寒外束。导师认为头面为诸阳之汇会,风寒邪杂至,首袭头面,与体内湿邪相合,发为湿疹[2]。冬季外寒束表,腠理失之开阖,湿热难以散越。治疗当以外散风寒,内清湿热。拟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方中麻黄宣发肺气,透邪外出;赤小豆清热利湿;桑白皮既助麻黄解表邪,又协赤小豆利水湿;连翘、黄芩清热利湿;黄柏苍术、生薏苡仁、白鲜皮清热利湿止痒。导师组方严谨,紧扣内有湿热,外有风寒之病机治疗湿疹,疗效显著。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是《伤寒论》中用于治疗湿热发黄的早期,导师用于治疗湿疹,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
  
1.3银屑病 陈某,女,37岁,2013年1月30日初诊,主诉:全身出鳞屑性丘疹、红斑,痒10余年。现病史:10年来全身反复出鳞屑性红斑、丘疹,痒,曾去多家医院中西药治疗,未效,现皮疹以躯干为多,较密集小片红斑,脱屑,头皮大片鳞屑性皮疹,畏寒,手足不温,纳欠佳,大便可,月经可,舌胖偏淡,苔薄白,脉沉。诊断:银屑病,辨证:阳虚外寒 内有湿热。方药:生麻黄6g 制附子6g(先煎) 细辛3g 当归15g 鸡血藤20g 生薏苡仁20g 栀子12g 生槐花15g 赤芍15g 陈皮6g 甘草5g,1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二诊:皮损全部消退,无新发皮疹,舌淡胖尖稍红苔白稍腻,脉弱。中药初方去甘草 加生黄芪18g 苍术15g,21剂,水煎服,每日1剂。2个月后电话回访,告之痊愈未再发。
  
按语: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该病经过缓慢,具有复发倾向,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严重。其病因病机是由于素体热盛,复因外感六淫、或过食辛发酒酪,或七情内伤等因素使内外合邪,内不得疏泄,外不能透达,化火生热,热壅血络,郁肌肤而成。导师治疗本病多采用分型论治的原则,本例患者皮损冬重夏轻,畏寒,手足不温,舌胖偏淡,苔薄白脉沉。导师认为此证属于阳虚外寒,内有湿热,治疗当以温阳散寒解表,清热利湿通络。导师治疗皮肤疑难杂病多采用天人合一的辩证方法,在临床中,一再告诫我们,要先辨证再辨病,病证结合,才能达到病之所愈。本例患者之所以发病或加重都在秋冬季节,导师认为此时天气寒冷,寒性收引,寒邪侵袭肌表使毛窍腠理闭塞,人体阳气虚弱,肌肤之郁热难以化汗而出,络亦因寒而血行缓慢,发于肌肤而为红斑、鳞屑,故多在冬季发病或加重,春夏季节转缓。人体阳气旺盛,汗孔张开,肌表之湿热得以疏散,络脉血行亦的改善,肌肤得养,故病情缓解。
  
2.讨论

  
刘爱民教授在治疗难治性皮肤病中,既不拘泥于常规,又不悖逆于大法。对于各种类型皮肤病的治疗,用麻黄开凑以通营卫之滞,只要配伍得当,应用大辛大热之品,纠其所偏,顽症自愈。然值得注意的是,麻黄虽为治疗皮肤病的要药,然其药性峻猛,仍需谨慎用之,特别是老人及体质较弱之人更宜注意用量及配伍。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2-53.
  
[2] 刘瑞红.刘爱民教授治疗面部湿疹的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4):136.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