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医大师刘敏如妇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拾零
作者:姜向坤 南…  文章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9-12 8:51:1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3妇科特色,择期论治

妇女月经的—个重要特点是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发生规律性变化,表现为胞宫藏泻有度,月经规律。若阴阳气血变化失去正常的规律,就会导致月经病的发生。因此,导师强调调经当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阴阳气血变化特点而选择用药,达到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的作用,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周期。因“经水出诸肾”,补肾法贯穿于调经始终,此乃调经之常,而择时用药则为调经之变。卵泡期,血海空虚,阴阳气血不足,当平补肾阴肾阳为主,方选归肾丸加减,促进卵泡发育;经间期,是阴阳转化,排出卵子的关键时期,在平补肾阴肾阳的基础上,加以活血化瘀之品,促进阴阳转化。以利卵子排出,如王不留行、皂角刺、急性子等;黄体期,阴阳气血俱盛,为孕卵着床做准备,当补肾健脾,填补肾精,常用寿胎丸合四君子加淫羊藿肉苁蓉黄精熟地等有利于健黄体,改善子宫内膜,提高孕育的成功率,但不可轻投活血化瘀药物,以免误伤早期胎元;月经期:血室正开,经血以排出为畅,当活血化瘀,因势利导,方选桃红四物汤,加鸡血藤、牡丹皮等。除月经病以外,治疗妇科其他疾病也要顺应月经周期阴阳气血变化。如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平时均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以治本,除了选用破血行气之力较强的莪术、三棱、王?留行、皂角刺、三七益母草以外,常常加活血之力强的动物类药,如水蛭、土元、鳖甲等;软坚散结常用夏枯草牡蛎等,以期达到消散瘕积的目的;经期当因势利导,活血化瘀,促进瘀血排出。但子宫肌瘤同时要防止“瘀血内停,血溢脉外”所致的出血量多、经期延长。一般嘱患者经期第l天来诊,如果量不多,可以适当采用和缓的活血化瘀、因势利导的方药,如桃红四物汤,经行第4天开始用固摄止血药,少佐活血止血药;如果经行第l一2天即量多如涌,当以固摄止血为主,辅以化瘀止血,以减少血量。固摄止血多选用益官止血方,缩短经期,减少经量;流血时间长者,常加五味消毒饮、土茯苓、贯众、败酱草、鱼腥草等清热解毒利湿,防止继发性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者,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主,常用乌药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酌加合欢皮、灵芝、水牛角镇静安神,疼痛重者加水蛭全蝎活血祛风止痛。

4钻研更年,持续不断

导师近年来主要指导研究生进行持续的更年期相关疾病的研究,从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临床预试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卓具先进性和创新性。男女均有更年期,是人一生中的一个年龄阶段,即生殖能力开始减退至完全终止进入老年的渐进的生理过渡。导师精辟地指出,根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无论男女在更午期,生理上均处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精血渐亏的状态,表现为男子精少,女子绝经,此阶段阴阳易失平衡而出现以肾气虚为主症的诸证。肾是发动元阳、滋生元阴、蒸腾肾气的重要脏器,即肾是“阴阳之本,元气之根”,肾气资生的“夭癸”,是一种主司生长、发育、生殖的精微,“肾主生殖”与天癸密切相关。提出“补肾气疗法”来改善更年期机体肾气亏虚、天癸衰竭、冲任脉虚的生理匮乏状态,从而达到调整阴阳平衡。维持脏腑正常功能活动,预防和治疗与更年期相关的各种病证。指出选方用药男女应各有侧重:女子以阴为本,阴主藏,主守,其形在外,以阴柔之质为态,故女子重在不伤阴血,时当育阴,但“育阴当挟阳”;男予以阳为纲,阳主动、主泄,其形在外,以阳刚之气为表,故男子重在不伤阳气,时当扶阳,但“扶阳必配阴”。

临床与实验初步证实:“补肾气疗法”与西医的“激素替代疗法(HRT)”两者作用结果基本相同,而理论及作用机制却不尽相同。“HRT”是外源性的添加,很难针对不同个体动态提供合适的用量,因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引起一系列副反应;补肾气疗法所选用的补肾复方无雌激素或植物雅激素成分,不同于外源性补充雌激素来达到治疗目的,其作用不完全是或不直接是对生殖轴产生影响,可能是通过调整机体整体功能,激发自身激素调节而发生效应的。“补肾气疗法”与“HRT”具有殊途同归的作用,“补肾气疗法”具有无激素副作用的优势和天然药物治疗的特色。导师主张时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应充分我国自己的医药特色和优势,重视和发挥中医药防治更年期相关疾病的有效治法,但亦赞同不能因“HRT”的副反应而全盘否定,对于严重的更年期相关疾病,提倡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但是激素用量相对减低,用药时间缩短,病情控制后全采用中药治疗,说明导师尊重科学,不固步自封地客观态度。

导师治学严谨,医学理论宽厚,虽年已古稀,但是思维灵活,接受新知识快,时有创建。临床病种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疗效卓著,深感其临床功底深厚,思维灵活,医术精湛,特别是疑难病不乏治愈、显效案例,限于篇幅及本人水平,本文仅就导师部分妇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做初步总结,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学习、整理及总结,以飨读者。转自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