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医大师郭诚杰治疗乳头痛痒症临床经验举隅
作者:刘娟 田磊…  文章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3-20 10:54:1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郭诚杰, 男, 生于1921年, 全国第二届国医大师之一, 中医针灸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 系陕西中医学院教授, 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和中医乳腺病专家,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年已九旬, 依然精神矍铄, 思维敏捷, 现仍坚持中医针灸门诊。郭教授从事针灸治疗乳腺病的临床及机理研究六十余年,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他借鉴张仲景调肝以治四脏的思想, 创新性的提出了“疏肝和胃、滋肝肾、调冲任”治疗乳癖病的学术思想;创立了乳癖病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断方法, 并提出乳癖病“肝火、肝郁、肝肾阴虚、气血双虚”的辨证分型;据此选配穴位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 被录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开创了针刺治疗乳癖病的先河。

1 临证治要

乳腺增生病是以乳房呈周期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中, 还有一些特殊的乳腺增生病患者, 除了具有一般症状外, 还常常伴有乳头疼痛、不能碰触或乳房及乳头发痒的症状, 而这类患者采用常规的针灸及服药方法后, 乳房疼痛虽然消失, 但乳头痛或痒的症状却往往不能消除, 成为临床诊治之难题。

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在临床中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各种乳腺疾病效果显著。特别对于上述情况的患者, 郭教授采用刺络疗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他认为, “足厥阴肝经布于胸胁, 乳头色青属肝, 若肝气不舒, 胸胁经脉郁阻不通, 气机不畅致气滞血瘀而见乳腺疾病。”肝气郁结过久, 邪气必客于络脉, 至络脉不通, “不通则痛”, 针刺服药难以去除络脉之瘀, 《内经》言:“刺络者, 刺小络之血脉也”及“菀陈则除之, 出恶血也”。故采用刺络放血, 直接去除络脉之瘀, 瘀祛络通, 疼痛自然消除, 效果显著。对于乳腺增生患者中出现乳头或 (和) 乳房发痒者, 亦可采用刺络之法。中医认为, 瘙痒的发病之根本在于风, 血虚可以致痒, 血瘀亦可以致痒, “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 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说:“出血者, 乃所以养血也。”也就是说, 刺络血可泻血中之邪, 使血发挥其正常的运载、濡养等功能, 并使气血通畅, 新血乃生。因此在临床中, 郭老采用刺络疗法治疗乳头或乳房发痒症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 病案介绍

2.1 典型病例

尹某, 女, 46岁, 咸阳永寿人, 2014年4月1日初诊。主诉:双乳及乳头疼痛10年余。现病史:无规律加重, 胀痛, 刺痛, 向腋下放射, 伴双乳头肿大痛, 纳可, 眠欠佳, 有结肠炎史, 大便3~4次/日, 无腹痛, 曾在西京医院等各大医院治疗, 月经周期不规律, 上次月经3月11日, 淋漓, 无经行腹痛。查:舌淡红, 苔薄黄白相兼, 脉弦细;专科检查:精神可, 双乳对称, 乳头乳晕皮色深, 色红, 双乳外上可及2.5×2.5变硬腺体, 压痛 (-) , 双腋下未及;辅助检查:乳房B超示:双侧乳腺增生。诊断:乳癖 (乳腺增生) 。辨证:肝郁气滞。治则:疏肝理气、调冲任。治疗:针刺胸组 (屋翳、乳根、合谷) +三阴交;背组 (天宗、肩井、肝俞) +大肠俞。两组交替使用, 接电针, 采用低频连续波治疗, 每日1次。中药治宜:疏肝理气、软坚散结祛痰。方选:柴胡12 g, 生百芍30 g, 枳壳15 g, 香附、半夏各12 g, 陈皮9 g, 海藻、当归各15 g, 公英21 g, 胆南星9 g, 桔梗15 g, 三剂, 水煎服。二诊:经针刺6次、3剂中药, 患者自述双乳症状略有减轻, 但乳头仍疼痛, 查:精神可, 舌质淡红, 少苔, 脉细缓, 双乳腺体明显变软, 乳头上翘, 色暗, 有触痛。治疗:于双乳头处选用28号毫针各点刺3~5下, 用手挤出血液, 每侧约出血1 ml。三诊:共经4次乳头点刺放血。患者自述本次月经前乳房未痛, 乳头疼痛亦消失。查:双乳柔软, 未触及肿块, 乳头色泽较前明显变淡, 亦无竖立现象。嘱其于下一月经周期前10天再来治疗, 以巩固疗效。1月后, 患者随访, 乳头未出现疼痛。

按语:该患者患有乳癖病10余年, 反复发作, 患者乳房疼痛的同时伴有乳头疼痛的特点, 根据其症状, 治宜疏肝理气, 按照郭诚杰教授针刺治疗乳癖病的经验方配合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之中药予以治疗, 经过治疗, 患者乳房疼痛明显减轻, 乳房包块也有所减小变软。但乳头疼痛变化不明显, 再经过仔细详查, 该患者乳头未经刺激就呈竖立状, 色黑可见瘀斑。乳头应用于针灸腧穴中仅是定穴标志, 一向禁止针刺, 但该患者乳头明显有瘀滞现象, 疼痛不已, 故在乳头上进行刺络放血, 经过4次治疗, 困扰多年的乳头疼痛随即消失。通过该病例,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严把病机, 弄清疾病的本质, 对证施治, 效果彰显。

2.2 典型病例

赵某, 女, 41岁, 咸阳礼泉县人, 2014年11月12日就诊。主诉:双乳包块伴双乳头发痒疼痛3年余。现病史:双乳压痛明显, 双乳头发痒疼痛, 多在食用豆浆、鸡肉后发生。曾于10年前, 行左侧乳腺纤维瘤切除术。饮食可, 二便调, 经带正常, 末次月经10月31日。查体:舌质淡红, 少津, 苔少, 脉弦数细。专科检查:精神可, 经后12天, 双乳对称, 左乳晕上可见2.5 cm手术瘢痕, 乳头乳晕色泽无异常, 左乳头外上可及颗粒样呈团块状包块, 有压痛, 右乳未及肿块。诊断:乳癖 (乳腺增生, 乳头过敏) 。辨证:肝郁。治则:疏肝理气、疏风止痒。治疗:胸组穴 (屋翳、乳根、合谷) +三阴交;背组穴 (天宗、肩井、肝俞) +风门。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电针治疗, 每日1次。二诊:针7次后, 双乳痛明显减轻, 双乳痒感稍有减轻, 现经前10天, 纳可, 眠可, 二便调, 查:精神可, 舌淡红, 苔薄, 脉滑细, 左乳条索状包块明显变软缩小。治疗:胸组+三阴交、子宫;背组+曲垣 (左) 。交替使用, 共3次, 双乳头点刺出血。三诊:经9次针刺治疗、1次乳头刺血, 双乳疼痛消失, 痒感已减轻, 偶有轻微痒感, 小腹有坠胀感。查体:舌质不红活, 苔薄黄, 脉弦缓, 经前1周。治疗:针刺胸组穴加关元、归来、三阴交血海, 背组穴+肾俞+次髎, 3次;乳头浅刺出血。1月后复诊, 经乳头针刺放血后, 乳头痒感、双乳疼痛均消失, 双乳未触及肿块。

按语:该患者乳腺增生病以乳房压痛及乳头发痒为主症, 根据舌脉及伴随症状, 辨证为肝郁气滞, 采用针刺治疗, 在原有的针灸处方基础上加刺三阴交、风门, 以疏肝理气、祛风和血。经治疗患者乳房疼痛明显减轻, 但乳头发痒感变化不明显, 痒多与风邪有关, 该患者肝郁气滞, 郁久化热, 血热生风, 故而乳头痒感明显, 采用乳头局部刺血, 使热随血泻, 另根据“血行风自灭”的原则, 故经过2次乳头刺血, 乳头痒感随即消失。

2.3 典型病例

陈某, 女, 43岁, 居于太白南路, 2014年5月27日初诊。主诉:乳头痛2年余。现病史:诱因不明, 触衣时加重, 不伴溢液, 曾采用中西药治疗, 效不佳。现患者纳可, 眠尚可, 多梦, 二便调, 未经治疗, 末次月经4月29日, 月经期量可。查:舌体略胖, 舌淡红, 苔黄略腻, 舌中裂纹, 脉弦细。专科检查:精神可, 双乳对称, 乳头乳晕皮色无异常, 双乳未扪及肿块, 无压痛, 双乳头色暗红, 呈坚挺状, 无溢液, 触压痛明显。B超示:双乳内部回声增强, 结构紊乱, 分布不均, 双侧乳腺增生。诊断:乳头痛。治则:通络活血祛瘀。治疗:双乳头点刺出血1次。1月后电话回访, 患者诉自放血后乳头未再疼痛, 已愈。

按语:该患者以双乳头疼痛为主症, 乳头症状明显, 经1次乳头刺血治疗, 疼痛即消失, 且未见复发。从本案中, 该患者单以乳头痛为主要特征, 根据“痛则不通, 通则不痛”的原则, 于乳头处采用刺络放血之法, 祛除瘀滞, 使经络得通, 疼痛即消, 故该患者经1次治疗即愈。本案患者乳头疼痛的病史已有2年之久, 多方治疗未见疗效, 经1次刺血治疗即见效, 可见辨清病机最为关键。

3 小结

在临床中乳头疼痛者常可见乳头坚挺, 色黑或红, 有瘀点, 不能触碰。乳房或乳头发痒者, 其乳房及乳头无皮色改变, 应与乳头瘙痒症等皮肤病相鉴别。乳中穴即乳头处, 在临床中一般只作为腧穴定位的标志, 不做针刺。但郭诚杰教授认为, 乳头处进行刺络放血, 可直接去除络脉之瘀滞, 达到络通痛止之效, 因此临床中遇到此类患者, 采用刺络放血之法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