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医大师禤国维“三因制宜”辨治岭南地区痤疮经验
作者:梁家芬 张…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6-16 11:11:4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传统中医学认为痤疮主要由于肺胃血热所致,一般采用清泻肺胃、凉血解毒法治疗,常采用内服方药如枇杷清肺饮、泻白散、五味清毒饮、黄连解毒汤等。国医大师禤国维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二、三、五批继承工作的著名老中医专家。禤国维教授(以下尊称禤老)根据岭南地区的特点,提出基于肾阴不足治疗痤疮观点,认为痤疮的发生与气候、地理、体质因素有关。通过多年在岭南行医的临床经验,禤老认为痤疮主要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相火天癸过旺,加之后天饮食生活失调,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而成。其致病因素与禀赋、地域、生活、情志以及体质等有关。受岭南地域特点的影响,其致病因素亦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中医人网站www.tcmer.com特转梁家芬等作者撰写的《国医大师禤国维“三因制宜”辨治岭南地区痤疮经验》,以飨读者。

1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辨治痤疮

传统中医学倡导“天人相应”“五脏应时”“因时制宜”,提示气候对于疾病的形成、转归和治疗有一定的影响。广东地处岭南,长年有夏无冬,气候温热潮湿。在跟诊禤老的过程中发现,冬夏季节痤疮患者的就诊率高于其他季节;也有研究表明冬夏季痤疮病症容易加重[3,4]。在岭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漫长。三伏天的日子,高温闷热潮湿,暑热之邪熏蒸津液外泄,耗气伤津。若过食冷饮或汗后凉水冲浴等,可致外热内寒,引起脾阳困厄,心旺肾衰,若长期失于调摄,则终致肾阴不足。肾水不济,相火过旺,成为岭南地区痤疮发病的根本机理。湿邪性黏滞,导致排出物及分泌物多黏腻滞涩不畅,使得毛孔开合不畅,湿热之邪郁结,发为痤疮。且湿邪具有致病多缠绵难愈的特性,故痤疮易反复发作;冬季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回升。古语云“冬主收藏”“冬藏精”,而寒气通于肾,故冬季养生当养阴,尤其当滋养肾阴。如若不注意饮食调护,过食辛辣厚味、烧烤煎炸之物,加之熬夜耗伤阴液,肾阴不足,则亦导致痤疮的发病。这与禤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痤疮的根本病机为肾阴不足是相应的。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也是相通的,夏季气候极其炎热,外界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也大,汗液蒸发困难,体热不易扩散,导致出汗增多,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堵塞毛囊的皮脂腺导管,使得皮脂堆积排出不畅,同时也为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进而产生炎症,最终导致痤疮的发生。而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过低,尤其是冬季空调暖器设备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室内湿度,使人体皮肤黏膜水分大量散失,皮肤产生干燥绷紧感,由于皮肤的油脂分泌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因此,皮肤缺水干燥反而进一步导致油脂的大量分泌,出现水油失衡,皮脂腺分泌失调,并最终导致痤疮发病。

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下,气候有寒热湿燥的不同,水土性质也各异,因而,在不同地域长期生活的人就具有不同的体质差异,故应遵循“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6]。岭南地区所处纬度较低,是我国较接近赤道的地带,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量大,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不分明,长年空气湿度偏大,地表含水分高,若无北方冷空气影响,常年气温相对较高[7]。《太平圣惠方》提到“岭南土地卑湿,气候不同,夏则炎热郁蒸,冬则温暖无雪,风湿之气易伤人。”气候阳热亢盛,在这种炎热的环境下劳作起居,终年“腠理汗出”,易损伤人体津气,则易致岭南人形成气阴两虚体质。《岭南卫生方》指出:“岭南既号炎方,而又濒海,地卑而土薄。炎方土薄,故阳燠之气常泄;濒海地卑,故阴湿之气常盛。”岭南气候对人群体质影响表现在:气候炎热,热则耗气,气候潮湿,湿则碍脾,故多见湿热体质[8]。温热易伤阴,湿热易蕴毒,岭南人尤其广东人爱喝凉茶,工作强度及压力较大,经常熬夜,易耗伤肾阴,以致相火过旺。故而禤老认为痤疮的病机不仅与传统中医认为的肺胃血热、肠胃湿热有关,而且岭南地区的痤疮有别于其他地区,认为痤疮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素体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和天癸相火过旺。

“因人制宜”基于不同的患者有其不同的个体特点。岭南地区尤其广东,由于地理环境、饮食结构及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因素,若患者素体肾阴不足,则易致肾之阴阳平衡失调,会导致女子二七、男子二八时相火亢盛,天癸过旺,过早发育,而生粉刺。现代女性多忙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家庭工作都需兼顾,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常见,易导致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月经前期阳气见长,阳热上越,痤疮加重现象常见,可见肾阴不足、冲任失调、相火妄动的病机在岭南痤疮发病中常见。禤老以滋肾泻火、凉血解毒为治疗方法,其经验方以知柏地黄丸和二至丸加减,在临床上屡获良效。

综上,禤老治疗痤疮,重视三因制宜的治则,基于以上理论,提出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是痤疮发病的主要致病机理。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