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医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验案一则 |
作者:夏婉 文章来源: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7-4 9:34:59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1 病历摘要(tcmer.com 中医人网) 患者女,51岁,因“反复发作性局部水肿10余年,再发3天”于2019年2月11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主诉水肿10余年反复发作,严重时颈部肿胀致呼吸困难,曾引起盆腔积液和腹水,分别于2015年及2017年至外院住院治疗,诊断“血管神经性水肿、遗传性血管水肿”,发病时均予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可缓解。伴子宫肌瘤、月经过多及中度贫血(Hb 6.1g/L),过敏原及相关检测均正常。入院前3天再次出现水肿,以上下肢为主,边界不清,压之无凹陷,色不变,伴面部色素沉着,月经量减少,纳减便溏,舌瘦小质淡苔薄白微腻,脉弦滑。中医四诊合参诊断为“水肿病,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兼温肾、化瘀。处方:茯苓30g,生姜皮6g,荆芥12g,积雪草30g,桂枝15g,麻黄6g,升麻6g,川芎15g,炙甘草1 2 g,黄芪4 0 g,桑葚子1 5 g,熟地黄30g,当归20g,炒白芍15g,萸肉15g,墨旱莲15g,人参叶15g,僵蚕12g,巴戟天12g,菟丝子15g,知母12g,茯苓皮45g。28剂,浓煎至150ml,早晚分服。1个月后复诊,患者颜面及头部水肿渐愈,面部色素沉着明显减轻。 2 讨论(www.tcmer.com 中医人网)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由C1酯酶抑制物基因突变,导致血浆中其含量和/或功能低下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好发于青壮年,发病率极低,临床诊断困难。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或黏膜下水肿,可累及肢体、颜面、胃肠道、生殖系统及上呼吸道等,轻者可自行消退,重者可危及生命,多数因喉水肿窒息死亡,可由外伤、月经不调、精神紧张、气温骤变等诱发。西医以分期治疗为主,即急性期多行气管切开以缓解喉头水肿,长期预防应用达那唑控制症状及发病频率,短期则予预防性对症治疗[2,3]。传统中医学中并无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相应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可归属于“水肿病”范畴,由外感风寒湿邪、内伤饮食、七情及久病劳倦等因素,引起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出现一系列的症候。明代张介宾认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经典的“治水三法”,即“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张仲景据此进一步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故水肿为病,多为虚实夹杂,变化多端,临证当首辨脏腑阴阳,分清标本缓急,辨证施治,分别予以发汗、利小便之攻邪及温肾助阳、健脾益气之扶正,兼以化瘀,甚则攻补兼施。 脾属土制水,主运化水液,脾虚则清阳不升,运化无力,水湿停聚,泛溢肌肤,故方中以麻黄、升麻、桂枝宣通内外,发汗解表,升发脾胃清阳,使水液得运;人参、黄芪、茯苓皮、茯苓、生姜皮健脾益气,行气利水,脾健则水湿无以泛滥,气行则水肿得消;肾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病程日久则阳损及阴,且患者月经量少、中度贫血,予熟地黄、萸肉、墨旱莲、巴戟天、菟丝子、桑葚子、当归温补肝肾,滋阴养血,使阳;知母、芍药养阴清热,兼防利水太过伤阴;久病成瘀,且患者面部色素沉着明显,予僵蚕祛风散结通络,积雪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共奏健脾温肾、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之功。本例患者经中医辨证施治预后较好。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