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沈宝藩病窦方治疗肝心律失常医案 |
作者:李刚,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11-8 11:08:2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组成】黄芪15g,丹参15g,桂枝13g,细辛3g,制附子9g(先煎1小时),红花9g,川芎9g,郁金10g。 【功效】益气通阳,化痰祛瘀。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方解】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大多为冠心病所致,而中医辨证多见为心肾阳虚、痰瘀交阻。沈宝藩治疗该病的基本方以益气通阳、化痰祛瘀并治为主要大法,使患者阳气恢复、痰化血畅、心脉复振和全身气血健旺。所取用药物结合药理药效,一般都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强心的作用。沈宝藩强调,治疗本病,遣方用药应注意辨证和辨病相结合。黄芪补气升阳,健脾利湿,配附子能补气助阳,和人参同用补气升阳,有强心作用,具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冠状动脉血管、脑血管及改善微循环作用。沈宝藩常用于治疗气阳虚衰之冠心病、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人参大补元气,安神益智。宋淑艺曰:“人参治疗心脏疾患,可谓高他药一筹…尤其治疗脉律异常而言。不仅能脉数变慢,也可使脉缓变快,也可使脉律不齐得到恢复。”本方取用红参,其性偏温,适用于本病气弱阳虚之证。桂枝,本方取其温经通络,通阳化气。《伤寒论》桂枝与甘草相伍辛甘化阳,用于阳虚心悸,可对阳气因寒邪、痰浊、瘀血等困阻而不得畅通用之有显效。因为,桂枝辛能通、温能散,故可使寒邪解、痰浊消、瘀血散、阳气通。桂枝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始量可用13g,但逐步加至15~20g,量不足其效不显。附子辛甘大热,归心、肾、脾经。附子有温阳利水、强心利尿之功。沈宝藩用其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显效,可改善房室传导,加快心率,恢复窦性心律。细辛,本品为手少阴引经药,对阳虚型心绞痛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显著疗效。临床研究表明,细辛可能为直接或通过神经调节改善窦房结起搏功能,并有加速房室结及希氏束传导作用,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较有前途的药物,沈宝藩用以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般起始用量均较大,个案报告可用15g,但应逐渐加大量,并注意观察。红花、丹参均为活血化瘀药,而丹参祛瘀为主更有养血之功效。目前,此两药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它们都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微循环和降低血脂。郁金为活血化瘀药,也为痰瘀同治的药物。《本草汇言》谓其“清气化瘀,散瘀血之药”,具有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胆固醇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沈宝藩常用于治疗冠心病。茯苓甘、淡、平,入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本品用于治疗心神不宁,惊悸失眠。《世补斋医书》谓其“为治痰之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走痰之功也,茯苓又可以行湿”。总之,老年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见于冠心病,以心肾阳虚、痰瘀痹阻为多见,故治以益气温阳化痰祛瘀法。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和心电图可同时得到改善,部分患者心电图虽未改善,但患者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诸症有明显改善。 【加减】气阳虚甚,加红人参6g(另煎兑服),淫羊藿10g,补骨脂10g;痰浊瘀阻甚,加法半夏9g,石菖蒲9g,三七粉3g(分2次冲服);心烦失眠,加柏子仁10g,酸枣仁10g,首乌藤10g,远志9g,炙甘草9g;腹胀食差,去黄芪,加砂仁6g,炒枳壳6g,厚朴9g,山楂13g,茯苓12g。 【医案】张某,男,51岁,汉族。于1999年2月入院治疗。自1997年以来心慌、气短、头晕(未发生晕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ST-T异常。经食管调搏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因经济条件有限,未能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近1周症状加重,心慌、气短、头晕,甚则欲仆,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缓。经人介绍求治于沈宝藩。急则治标,先予温补心阳、祛痰化瘀法,以基本方加味治之。处方:红参6g(另煎兑服),丹参15g,黄芪15g,茯苓13g,桂枝13g,细辛3g,制附子9g(先煎1小时),半夏9g,远志9g,炙甘草9g,红花9g,川芎9g,郁金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饭后服。服药15剂后诸症大减,偶有心慌,无头晕、气短,腻苔转净,舌仍暗红。上方去红参、半夏、制附子、细辛,加炒白术、首乌藤健脾养血,调服月余,已无心慌。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未见异常。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