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熊大经运用“和法”治鼻渊
作者:任润媛 汤…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0-24 13:59:1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诊疗经验

首创“鼻五度辨证”,鼻渊当责之“枢度”失调熊大经结合生物全息论,“有诸内必行诸与外”,认为鼻内部结构能反映全身状况,因鼻位于颜面正中,居阳位,为气血充盛之窍,同舌一样,能反映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变化,又不受饮食水谷干扰,故“鼻诊”比“舌诊”更能准确反映五脏功能盛衰。熊大经总结出了一套“鼻五度辨证”理论,首次将鼻内部结构与五脏六腑相关联对应:下鼻甲、下鼻道内应肺,为“气度”;中鼻甲、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内应肝胆,为“枢度”;上鼻甲、上鼻道、鼻顶、鼻骨内应肾,为“髓度”;鼻中隔内应心,为“血度”;鼻尖、鼻翼、鼻前庭内应脾,为“肉度”。充分将局部与整体辨证相结合,尤其强调辨证应该重视鼻黏膜颜色、形态,鼻甲大小、肿胀充血程度,鼻腔分泌物色、质、量等局部表现,结合全身症状、舌脉来定位发病脏腑,辨别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气血阴阳盛衰。

其中,熊大经认为由于鼻渊导致中鼻甲、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为“枢度”,内应肝胆,肝主疏泄,胆为少阳,故人体少阳枢机的通利与否可以反映在以上鼻腔局部结构上,可以了解肝胆功能状态。因鼻渊一病,中鼻甲、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结构生理异常是其中最为关键环节,故熊大经认为,鼻渊一病应首责之“枢度”功能失调,病位主要在肝、胆。

典型医案

患者,女,37岁,长期鼻流浊涕,伴头昏头痛1年余,加重超1周。1年前由感冒引起鼻塞流涕,未予重视,断续服药治疗后感冒症状基本消除,但鼻部流涕症状未完全消失。此后患者时常觉头昏、头痛,伴倒吸涕,偶有鼻塞,鼻痒。当地医院曾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予以输液及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改善。6天前,出现鼻塞、喷嚏,流清涕,伴头痛,昏胀。现鼻塞,流涕,量多,质地黏稠,黄白相间,伴倒吸涕,头昏头痛,偶晨起喷嚏,鼻痒,嗅觉稍有下降。自诉平素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郁闷,常有痛经,纳差眠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腻,左脉弦细,右弦稍滑。查见双侧鼻黏膜、鼻甲色暗,中鼻甲萎缩,中鼻道有中量黏液样黄白色分泌物。患者诊断为鼻渊,辨证为肝胆郁热,方以吉雷开窍汤加减化裁,药物组成:柴胡10g,黄芩10g,白芍20g,郁金10g,枳壳10g,桔梗10g,地龙10g,瓜蒌10g,法半夏10g,天花粉30g,北沙参30g,鸡内金20g。

服上药6服后二诊:患者自诉鼻塞、流涕、头痛症状有所改善,胃口有所改善。于上方加炙黄芪30g,茯苓20g,继续治疗。

服上方6服后三诊:患者自诉鼻通气正常,流涕、头痛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上方半月后不适症状基本消除,嘱患者继续予以鼻渊舒口服液调理巩固1月后病愈。

按该患者表现为鼻塞、头痛、倒吸涕,局部鼻内镜检查示双侧鼻黏膜、鼻甲色暗,中鼻甲萎缩,中鼻道黄白色分泌物,辨病为“鼻渊”,同时根据鼻五度辨证,当责之“枢度”功能失常。加之平素情绪不稳定,脉弦,具有肝气郁结不舒的表现,治疗大法当以调和“枢度”,疏利少阳肝胆气机为纲,以“吉雷开窍汤”加减化裁。黄芩清泄胆腑湿热,并在此基础上加郁金白芍疏肝柔肝,因肝体阴,宜柔宜养;桔梗枳壳调理肝肺气机,瓜蒌、半夏化痰排脓;行气之品多辛燥,故加天花粉、北沙参顾护阴液;地龙通窍活血,防止“水分病及血分”;鸡内金消积滞,运脾胃,既改善纳差症状,又能防肝病进一步传脾。因黄芩苦寒,故二诊加炙黄芪茯苓。全方以柴、芩二药调理少阳胆之经、腑为主,结合患者肝郁气滞的具体情况,疏肝不离柔肝,理气不忘护阴,化涕兼以活血,治肝兼调脾肺,少阳之气一舒,“枢度”功能乃复,鼻渊一病乃愈。在鼻渊的治疗上,熊大经尤其强调鼻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根据鼻五度辨证学说,他认为中鼻甲、中鼻道、鼻道窦口复合体内应肝胆,为“枢度”,进而提出鼻渊一病首责之“枢度”功能失调,当以“疏利肝胆,和解少阳”之“和法”为治疗大法,并创立“吉雷开窍汤”,运用该方加减化裁治疗鼻渊临床疗效满意。“和法”治疗鼻渊的提出,不仅是对传统《伤寒》“和法”的扩展运用,还丰富了临床鼻科疾患的诊疗思路,对整个鼻科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任润媛 汤臣建 张琦  成都中医药大学)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