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王伯祥论治乙型肝炎经验 |
作者:聂广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5 16:19:0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病起自湿热疫毒,病机乃肝郁气滞 王伯祥认为乙型肝炎在我国流行已久,中医病因应责之于湿热疫毒。湿者有黏滞之状,热者为阳蒸之态,疫者乃传染之性,毒者寓隐、显之变。本病感而即发者,常随体质状态而演变不同,多数可随症状改善而逐渐痊愈。亦有急黄发于血分,热毒弥漫三焦而变证丛生,势迫而急,不可收拾。本病由胎毒而致者,常深伏体内,隐而不发,待劳倦、外感引动内邪,则可变为黄疸、积聚、臌胀。关于乙型肝炎的病机,王伯祥注重一个郁字,认为肝为木脏,主生发,喜条达,若内外合邪,则肝失疏泄,气机紊乱,则纳呆、腹胀、倦怠乏力,则为脾气不升、恶心、呕吐、嗳气、厌油,则为胃气不降,心烦、易怒或郁闷、沮丧,则为肝气不舒。均由郁、由滞而致。日久肝郁乃乘脾土,气滞而致血瘀,湿热为之熏蒸,邪毒为之嚣张,阳气为之亏损,阴液为之耗伤。因此,王伯祥从70年代开始就系统地研究了肝郁证的本质和产生机理。 临床按五型辨证,治疗以六法应对 在肝郁证研究的基础上,王伯祥治疗乙型肝炎通常分为5型,即肝郁气滞、肝郁湿热、肝郁脾虚、肝郁血瘀和肝肾阴虚。他提出辨病应结合辨证,但分型不宜过细过多,也不能太少太粗。分型太少无法应对多变之病机,分型太多则难以达到规范化诊疗。上述所列5种证型,是在长期临床过程中,根据中医理论和本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综合而成,动可以寓变于常,静则能抓纲挚目,体现了他对乙肝的诊治重视肝郁的学术思想。在治疗上,他认为既要伏其所先,又要治其所遗,标本兼顾,攻补并施,常以六法应对之:一曰解毒,二曰祛湿,三曰导滞,四曰活血,五曰益气,六曰养阴。临证必法活方圆,因机而变,才能获良效。 组方遵三大原则,用药注重活血化瘀 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选药组方遵循中医“久病必虚”“久病及肾”等理论,采用扶正补虚、补益肝肾等治则,遵循“肝病实脾”理论,采用健脾益气、培补中土等治则,遵循“久病入络”理论,采用养血活血、祛寮通络等治则,遵循“毒邪内陷”理论,采用清热解毒、行气祛湿等治则。 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药组方出现以肝区疼痛为主症者,多从湿热、肝郁和瘀血辨证论治,出现纳差、厌油、恶心、腹胀等消化系统为主症者,多从肝郁脾虚、脾虚湿盛或肝胃不和辨证论治,以失眠、烦躁等为主症者,常采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等治则,或配合外治。以低热、口苦等胆道功能障碍为主者,常采用清热利湿、解毒活血、行气通腑等治则。 根据现代药理作用选药组方清除病毒抗原,常用虎杖、蚤休、山豆根、苦味叶下珠、土茯苓、板蓝根、白花蛇舌草、仙鹤草等。利胆退黄,常用柴胡、黄芩、赤芍、大黄、郁金、丹参、金钱草、海金沙、龙胆草、青蒿、半边莲等。降低转氨酶,常用五味子、垂盆草、败酱草、田基黄、水飞蓟、葛根、蒲公英等。调整蛋白代谢,常以当归、生地、黄芪、白术、大枣、丹皮、刺五加、阿胶、炮穿山甲、紫河车、片姜黄等。抗肝纤维化,常以丹参、红花、桃仁、鳖甲、当归、川芎、冬虫夏草、莪术、防己等。抗脂肪肝,常用泽泻、山楂、荷叶等。 此外,王伯祥根据前人经验,“病初起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入血”,认为乙型肝炎病情缠绵,病症复杂,多为邪毒深伏络脉,虽然有时单纯表现为气郁之征,治疗尚须搜剔于络。临床常用鳖甲、炮穿山甲、土鳖虫、地龙、僵蚕、蜈蚣、牡蛎、三梭、莪术、丹参等药,并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配合解毒、疏肝、养阴、化痰、祛湿、消瘀诸法。王伯祥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全程均有血络瘀阻之征,仅轻重程度差别而已。活血通络可减轻肝脏瘀血状态,活跃肝脏微循环,促进肝脏胶原代谢和纤维吸收,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抑制炎症反应,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解除胆汁淤积,改善蛋白、脂肪代谢和肝组织病理等等。王伯祥常以活血化瘀药物为先导,并针对病机选方用药,临床多有效验。 典型医案 患者,男,41岁。患乙型肝炎10余年,近5年每逢春季(2~5月)出现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在1333.6~4117.49nmol·s-1/L之间,谷草转氨酶(SB)在12~46µmol/L之间,在1992年3月就诊。症见身目尿黄,肝区隐痛,纳差厌油,恶心乏力,脘痞腹胀,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检查ALT在4117.49nmol·s-1/L,SB在46µmol/L,表面抗体(HBsAg)(+)、抗HBe抗体(抗HBe)(+)、抗HBc抗体(抗HBc)(+)。治以清热利湿,活血祛瘀。处方:柴胡、黄芩、龙胆草、大黄、青皮、干地龙、白僵蚕、青蒿各10g,茵陈、丹参、葛根、赤芍、秦艽、虎杖各15g。服药半月,黄疸尽退,肝功能接近正常。改用健脾和胃,活血祛瘀中药巩固1月余,ALT、SB恢复正常,HBsAg(-)、抗HBe(+)。 随访2年未见复发。(聂广 湖北中医药大学)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