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医大师刘祖贻:温肾益精治疗颤证(帕金森病)
作者:刘芳周胜…  文章来源: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国医大师工作室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5 20:58:3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国医大师刘祖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出生中医世家,系刘氏医学第9代传人。任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当选首批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等。擅长中医药诊治内科、妇科及儿科疑难病, 尤其是中风、眩晕、帕金森病、痴呆、癫痫、血管性头痛、脑外伤后遗症等脑病,以及肿瘤、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白细胞减少症、慢性咳嗽、颈腰椎病、过敏性疾病、胃肠病、口腔溃疡等杂病的中医辨治方面得心应手。主持国家级、省级、部级重点科研课题10余项, 研制固表防感冲剂、复方黄参片等多个新药及医院制剂,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主编或参编著作13部。

诊疗回顾

【基本资料】

杨某,女,时年70岁,于2019年4月11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因渐起肢体震颤行动迟缓1年余来诊。经诊断为帕金森病,服用美多巴等西药治疗1年,近半年来病情加重。既往有抑郁状态、腔隙性脑梗塞、脑白质疏松症、脑萎缩病史。

【首诊证候】

刻下见:由家属用轮椅推入诊室。面色稍红,体瘦,神志欠清,脾气暴躁,不愿与人交流;四肢静止性震颤,伴全身僵直疼痛,胸背部及尾椎疼痛甚,难以忍受,影响日常活动及睡眠,在诊室内即呻吟不休;大便干结,数日一行,小便可。舌红,少苔,脉细。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颤证

证属肝肾亏虚,血行不畅,虚风内动;治以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用三甲复脉汤化裁。

药用:生地黄、山药麦冬、龟版、鳖甲、珍珠母等,7剂,日1剂,水煎服

【随诊过程】

二诊:4月18日

病史同前,大便较前通畅;四肢震颤稍缓解,神志、脾气如前,全身仍疼痛如前,双下肢疼痛次数增加;足冷,纳欠佳。处方药用黄芪、制首乌枸杞巴戟天丹参等,予14剂,煎服法同前。

后多次复诊:神志渐清晰,开始与人交流,第四次来诊时,患者特意向刘老道谢;全身僵直及疼痛缓解,可自行站立行走,持续时间较前延长,四肢震颤大减,足冷缓;舌红,苔薄白,脉细。仍守前法治疗。患者坚持调理半年余,症状明显缓解。

辨证思路

初诊时患者舌红,少苔,大便干结,面色稍红等症状,辨证为肝肾阴虚兼有阳虚上浮,治以平肝息风,滋阴潜阳,予以三甲复脉汤化裁,二诊时患者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刘老仔细询问病史,思及《黄帝内经·素问》“诸寒收引,皆属于肾”,“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等,则阳气虚亦可引起肢体颤动。

结合患者足冷、腰腿痛、乏力、纳欠佳,脉细弱,辨证为肝肾阳虚;阳气虚温煦功能下降,推动血行无力,不能濡养筋脉,故见僵直颤动。

治疗经验

刘老在治疗帕金森的病症中有其独到的见解——气阳学说,即认为在治疗此病中应当重视阳气的固护,治法以益气温阳,调补肝肾为主,而非认为此病只为单纯的阳证—热证,用滋阴养血,柔肝熄风的药物,而忌辛燥、升散。

此病起病缓,病程长,易损伤人体正气,常因虚至实,可见痰瘀互结,浊毒内蕴,治疗时当先扶正后驱邪。帕金森病伴随症状多,且时常伴随症状给患者带来的生活困扰更甚,故在临床上我们当随症加减,例如疼痛甚,常配合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大便难加用火麻仁、芦荟润肠通便等。

临证体会

帕金森病起病缓,早期症状常不典型,甚至无症状,病人自身难以发现,临床医生也不易诊断,多耽误早期诊治;且当前西医治疗以药物为主,左旋多巴仍是首选治疗药物,但是长期服用此药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开-关现象等不良反应;且药物治疗久服效渐减,甚至后期无效。故刘老提倡中医药治疗为佳,中医药的使用不仅可规避抗帕金森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具有辨证论治、用药灵活等优势。

刘老认为此病病程长、进展缓易伤人体阳气,阳虚则温煦、推动功能减退,血凝为瘀,津停为痰,而致实邪生,治疗过程中当温补肝肾、固护脾胃以扶正,祛瘀化痰以驱邪为治法,再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药物遣方。

健康指导

在治疗帕金森的过程中应加强锻炼,补充营养与家属的理解也至关重要。

1.加强锻炼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多种功能障碍,包括呼吸训练、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如下蹲、单脚站立等。但每一位患者病情不一样,所需的康复训练重点也不尽相同,宜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2.在饮食上,提倡种类丰富,营养全面,采用优质蛋白饮食,多饮水,戒烟限酒。蛋白质会影响左旋多巴的疗效,需要做到将进食与服药时间错开1小时以上。

3.患者情绪也是值得关注。抑郁症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家属作为患者最亲近的人,应当加强陪伴,时常疏导,转移注意力。

4.患者久病,常出现阳气亏虚,宜注意通过运动养护阳气,也可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固护阳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