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丁樱:活血是治肾病的关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6 15:39:3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本病血瘀病机复杂,故遣方用药要谨守病机,做到法随证立、方随法转、机圆法活,丁樱老师常用以下4法治疗因血瘀而导致的肾病。

01理气活血

肾病以水肿为主要表现,而水与血、气本不相离,水病可致血病,而血瘀亦可导致水肿。

水肿可致气滞,而气滞则血瘀;反过来,血瘀又可致气滞,气化不利而加重水肿。

可见,血气水三者是相互影响的,而血瘀可存在于肾病整个病程之中。

另外,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水邪内停,气不摄血,血从下溢,亦可发为水肿、血尿。

气虚当用生黄芪党参、太子参等以益气,气滞当用柴胡郁金枳壳以理气,另加丹参当归、茜草、三七蒲黄以活血化瘀。

临证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大便干多用太子参以补气养阴,大便稀选党参以益气健脾。且补益之药,多壅滞之弊,故少佐砂仁等行气之品,使其补而不滞。

02养阴活血

肾病患者在发病中期,或在激素应用过程中,易出现热盛伤津、阴虚津亏、热盛血耗等病变,使血液浓稠,流行不畅而致瘀;或阴虚生火,灼伤血络,血溢脉外,停于脏腑之间而成瘀;

故治疗当养阴活血,在丹参当归、茜草、三七蒲黄等活血化瘀药基础上加生地黄、麦冬五味子女贞子等以养阴。

由于养阴药多为滋腻之品,易碍胃气,故应用时需注意脾胃功能,必要时酌加消导和胃之品,以资运化。


03温阳活血

气虚日久,由脾及肾;或阴虚后期,由阴及阳;或在激素撤退过程中,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终致脾肾阳虚。

阳气虚衰,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瘀阻,或脾肾阳虚,失去温煦,日久寒凝血滞,均可导致血瘀;

故临证必须温阳活血,在丹参当归、茜草、三七蒲黄等活血化瘀药基础上加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等温阳之品。

04凉血散血

肾病患者感受热邪,或阴虚火旺,每易致热入血分,伤及血络,而致血瘀,治当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正如叶天士言:“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常用水牛角、紫草、牡丹皮生地黄、茜草、蒲黄乌梅五味子等。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临证善用乌梅与水牛角同用,水牛角药性苦、寒,归心、肝经,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镇惊,治血热妄行之证;乌梅药性酸、涩、平,功擅收敛。

二药合用,水牛角清热凉血以治“瘀”,而乌梅药性酸、涩,功擅敛以防“溢”,两者相得益彰,故效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