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刘志龙运用柴胡桂枝汤医案三则 |
作者:邓芬芳 文章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28 14:55:1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1 感冒案 景某,男,37岁。2018年12月23日初诊:近1周来感冒,流清鼻涕,咽中有痰,口干,偶有胃痛,平素脾胃虚弱,易腹泻,感冒以来腹泻略有反复,无发热,无咳嗽。舌淡红、苔偏黄,脉弦。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太阳少阳合病证)。治法:和解少阳,清透太阳。处方:柴胡桂枝汤化裁:柴胡20g,党参、大枣各15g,生姜、炙甘草各5g,桂枝、白芍、法半夏、黄芩、紫苏叶、荆芥、防风、辛夷各10g。5剂。药后诸症痊愈。 按:刘志龙教授认为太阳病证伤寒一二日明显,而伤寒六七日时常不明显,柴胡桂枝汤证之太阳、少阳之证俱微,故柴胡桂枝汤各取原量之半合剂。此案患者感冒1周未愈,流清鼻涕,咽中有痰知太阳证未罢,风寒犹流连于表;口干,偶有胃痛,腹泻是邪犯少阳,经气不利,太阳、少阳之证不明显,因此取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清透太阳,因患者平素脾胃虚弱,乃虚人之外感,不耐攻伐,故加用紫苏叶、辛夷、荆芥、防风等平和之品,透表散寒。 2 过敏性鼻炎案 方某,女,46岁。2019年6月21日初诊:近20年来畏寒、流涕反复发作,外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现症见畏寒,流涕,以清鼻涕为主,大便不畅,小便正常,胃纳、睡眠可。未发现过敏史。舌偏红、苔薄白,脉沉缓。西医诊断:变应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病(肺脾气虚证)。治法:补肺益气,健脾温阳。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柴胡、黄芩各10g,党参、法半夏、大枣各15g,生姜、炙甘草、蜜麻黄、细辛各5g,辛夷花20g。20剂。7月30日复诊:药后畏寒大减,流涕明显减少。原方生姜改干姜5g。21剂。药后诸症痊愈。 按:过敏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鼽嚏”范畴。此案患者20年来畏寒、流涕反复发作,呈小柴胡汤“休作有时”之征,畏寒,流涕,以清鼻涕为主,脉缓乃太阳中风营卫不和之机,而非伤寒之麻黄汤证,然患者脉亦沉,沉主里、主虚寒,亦主水饮,故而刘志龙教授合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强柴胡桂枝汤温里散寒之功,加用治疗鼻渊、鼻鼽、鼻塞流涕之要药辛夷花,方证合拍,症状痊愈。 3 头痛案 孙某,男,43岁。2019年8月27日初诊: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头痛,性质以胀痛、刺痛为主,嗳气,口干,睡眠略差,大便干结,小便正常。舌红、苔黄,右脉沉细,左脉滑而无力。西医诊断:头痛。中医诊断:头痛(正虚邪实证)。治法:扶正祛邪,散寒止痛。处方:柴胡桂枝汤合川芎茶调散化裁:桂枝、白芍、柴胡、黄芩、党参、细辛、荆芥、白芷、羌活、防风、姜厚朴、全蝎各10g,法半夏、大枣、川芎、薄荷、枳实各15g,炙甘草5g,蜈蚣2条。12剂。9月10日二诊:药后刺痛明显减轻,仍有胀痛,嗳气,口干,睡眠略差,大小便正常。近半个月来疲倦乏力。舌红、苔黄,脉涩。予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化裁:黄芪、川芎各20g,白芍30g,当归、党参、白术、炙甘草、枳壳各15g,陈皮、柴胡、广升麻、全蝎、白芷各10g。10剂。9月24日三诊:药后头痛大减,睡眠可,嗳气减轻,口略干,近来注意力不集中,颈部僵硬,进食后上腹部胀满感,大便感强,小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偏沉。予柴胡桂枝汤化裁:柴胡、黄芩、桂枝、白芍、炙甘草、川芎、木香各10g,党参、法半夏、大枣、桑寄生各15g,生姜5g,马齿苋30g,葛根50g,10剂。药后诸症痊愈。 按:刘志龙教授认为慢性头痛多见于正虚邪实,故一诊用柴胡桂枝汤补益气血、扶正祛邪,川芎茶调散通络散寒、活血止痛。药后患者刺痛感明显减轻,但出现乏力,二诊改用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滋补气血为主,辅全蝎、白芷等通络止痛之品。三诊疲倦乏力已除,头痛亦大减,仍用柴胡桂枝汤善后。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