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刘渡舟教授治疗肝炎胁痛四法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18 14:13:0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刘渡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刘老行医、执教半个多世纪,力倡仲景之学,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宏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其六经实质论、方证相对论、辨证知机论、古今接轨论、主症论、气机论、火热论、水证论等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刘老对《伤寒论》研究的精深造诣,以及对仲景学术的发展和延伸。 刘老诊治疾病,胆大心细,高屋建瓴,圆机活法,知守善变。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倡“古今接轨”,主张方证相对,有是证用是方,在治疗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刘老精于伤寒学说,对经方运用有独到认识,善用柴胡剂类方,尤其精于肝胆病的临床治疗,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诊治特色。本文拟对刘老治疗肝炎所致胁痛十法进行系统总结,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1、疏肝解郁法 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其气温和,有如春天生升之特点,生理情况下起着生生不息、化生无穷的作用,凡人体之升降出入、营卫气血的运行,必借肝之疏泄才能条达。肝炎病人因为湿热毒邪内侵,影响肝脏正常的疏泄功能,就会出现肝气不疏的表现,如胁肋胀痛,食欲不振,口苦咽干,面色发青,喜长叹息,神情默默等症,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为治,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刘老强调:在整个肝炎的治疗过程当中,都不能忘记疏肝解郁的法则,本法要贯穿肝炎治疗的始终,所以临床常用柴胡剂加减,其理也在于此。对于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所致的肝炎胁痛,刘老也用柴胡疏肝汤、四逆散等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柴胡12g,白芍6g,枳壳6g,茯苓10g,香附10g,郁金10g。方中以柴胡疏肝,白芍平肝,两药相合,以治肝气之郁,枳壳利气下行,郁金、香附解郁以开胸脘之满,茯苓善治结气而利三焦水湿,共奏疏肝理气解郁之功。 2、疏肝清热利湿法 肝炎最基本的病变为湿热挟毒损伤肝脏以及继发的肝气郁滞和血络瘀阻病变,若湿热毒邪侵袭肝脏,阻滞气机,肝气不疏,则见胸胁满闷或者疼痛,临床症见:心烦口苦,胸胁满闷,或者胀痛,食欲不振,恶闻荤腥,神疲乏力,小便黄赤而短,舌苔白腻,或者微黄,脉象弦细或者濡数。刘老常用自拟方柴胡解毒汤,以疏肝清热、利湿解毒。 药物组成:柴胡10g,黄芩10g,茵陈30g,凤尾草30g,土茯苓12g,草河车12g,炙甘草10g。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又可以推陈致新,黄芩清利肝胆郁热;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凤尾草是一味民间的草药,江南地区使用较多,功能清热利湿,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土茯苓淡渗利湿,清热解毒;草河车清热凉血,甘草调和诸药。刘老临床喜用本方治疗乙肝、丙肝等各型肝炎,同时抓住本方证属“湿热毒邪内阻,肝胆疏泄不利”之病机,灵活施治于多种疾病,收效良好。若服用柴胡解毒汤后效果不佳,转氨酶居高不降,病人脸色黧黑,兼见油垢之色,或者病人患肝炎之后体重反而增加,肩背部时时感到酸胀,舌苔白腻而厚,或苔如积粉,脉弦缓。此为湿热毒邪结滞,当治以清热利湿解毒。刘老在柴胡解毒汤的基础上,加入滑石、寒水石、生石膏,变为三石柴胡解毒汤。方中滑石清热利尿“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湿热之邪结滞,如油入面,须通过利小便将其分出。生石膏辛甘性寒,清热泻火;寒水石清热解毒、利窍消肿。临证时也可加入淡竹叶通利小便,加双花清热解毒,以增强清热利湿的作用。刘老体会,服此方应以舌苔褪落,背臂酸胀不发为病愈。故无论急性、慢性肝炎,凡符合本证者,用之则有效。若证属“热重于湿”还可以用三草柴胡解毒汤,三草即白花蛇舌草、金钱草、垂盆草,这也是刘老常用的清利肝胆湿热的方子。柴胡解毒汤、三石柴胡解毒汤、三草柴胡解毒汤即是治疗湿热结滞,湿热毒邪,以邪实为主的三张最重要的方子,刘老有时也会加入虎杖、半枝莲等药,主要是为了加强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时要根据湿、热偏重的不同随证化裁。 3、清利湿热,活血通络法 由于肝炎病情迁延,气分湿热毒邪进入血分,气病及血,或素有肝经气血不和又染外来病邪,而出现血络瘀痹证候,气滞则胀,血瘀则痛。临床症见:肝脾肿大,胸胁满闷,肝区不适,有时刺痛或胀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口苦心烦,饮食不振,神疲乏力,或见齿龈出血,小便黄赤而短,脉象弦细而涩,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舌苔白腻或微黄。盖胸胁满闷刺痛,昼轻夜重是典型瘀血之征,因夜间阴气主事,血液周流亦慢,故昼轻夜重;小便黄赤而短是湿热不尽的反映。此湿热之邪入于血分,故治以清利湿热,活血通络,方用柴胡活络汤。 本方是刘老在柴胡解毒汤的基础上,重点加入血分药而拟成,组成:柴胡、黄芩、茵陈、凤尾草、土茯苓、草河车、炙甘草、土鳖虫、茜草、当归、白芍、泽兰、红花、海螵蛸等。根据血瘀程度的不同,可以选择当归、白芍、土鳖虫、茜草等。 其中,土鳖虫是虫类搜剔之品,活血祛瘀,价格便宜,药性较为平和;当归养血活血,白芍养肝阴、补肝血,茜草凉血活血。疼痛明显时加元胡,若血瘀比较重,可以加泽兰、丹参;海螵蛸则用于软坚散结。 4、疏肝理脾,活血通络法 肝胆稟东方风木之气,其性喜舒展条达而恶抑郁。若肝主疏泄失司,气病及血,气血郁滞,肝脾失调,血脉瘀阻,则肝区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临床症见:面色青黑不华,右胁作痛如针刺,尤以夜晚为甚,腹胀,体倦乏力,肝脾肿大,脉弦而涩,舌质偏绛,边有瘀斑,苔白腻。 如果肝脏气血郁滞不行,逆上犯肺而致肝着,症见:胸胁胀满刺痛,痛处不移,吞酸作呕,口渴欲热饮,得热饮稍舒,舌质暗紫,脉细涩。治宜行气散滞,通阳和血。方用旋复花汤加味。组成:旋复花(包煎)10g,茜草10g,葱白10g,合欢花10g,柏子仁10g,丝瓜络10g。方中旋复花咸温下气,散结而通血脉,葱白通胸中之用,原方用新绛,今用茜草代之,用以破血活血,合欢皮疏肝活血,柏子仁理气行滞,丝瓜络通络,从而使气血宣通,诸证可解。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