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李敬孝从虚、痰、瘀论治高脂血症
作者:李岩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3-27 10:25:5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病因病机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常见于中老年人。高脂血症导致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约为9%,随胆固醇浓度升高,冠心病发病率呈直线上升。因此,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脂血症属中医学“痰浊”“血瘀”范畴,中医理论认为,痰浊、瘀血既可单独致病,又能相互为患,瘀可生痰,痰必致瘀,久病入络,痰瘀互结,此为高脂血症缠绵难愈的关键因素。本病多由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土失运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聚湿成痰,停而为痰,留而为饮,积而成水,壅塞脉道,阻滞气机,血运不畅,脉络涩滞,痰瘀互结而为病。因此,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脾不运湿,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失常,从而引起水湿痰浊蓄积停滞的病理变化。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所致,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或因脾肾虚衰、肝郁气滞,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滞则血瘀,肝脾不调,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聚湿成痰,阻碍血运,痰瘀互阻,日久痰瘀并生,损伤脉络而成高脂血症。临证可见多个脏腑失调,但其病机总不外乎痰瘀。因痰致瘀,或因瘀成痰,痰瘀互结、沉积脉道是导致高脂血症的关键病机,高脂血症的“湿浊”进入营血,循行经脉,流走全身,日久则可形成“痰凝”。

治则治法

调理脾胃,顾护胃气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升降功能在气机运动中占据核心地位。脾气升则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下行。脾与胃在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李敬孝诊疗疾病时重视脾胃功能,他认为已病患者需注重调理脾胃。脾气不升可能导致脘闷、食后腹胀、困倦等症状,可选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调理升降功能;若脾气不升反降,出现中气下陷的症状,如脱肛、子宫下垂等,应重用黄芪党参,配伍升麻柴胡以升举清阳;对于胃气不降导致的呃逆、呕吐等病,需降逆泻浊,常用藿香正气散、二陈汤等方剂,并加用旋覆花、代赭石以助胃气下降。

此外,脾胃功能失调常引起其他脏腑的病变,因此调理脾胃在治疗其他脏腑疾病中亦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若表现为心脾两虚,除活血通络外,还应重用补脾气药,如人参黄芪。针对呼吸系统疾病,久咳、久喘者除治肺外,还应调理脾胃,健脾益气以补肺气。

李敬孝临床经验丰富,在治疗心脑、脾胃疾病时,灵活运用藏象学说,既注重脾胃,又兼顾各脏腑间的相互关系,整体协调,大胆创新,将疗效显著的方药制成中成药,方便患者长期服用。

善补肝肾,滋阴潜阳

李敬孝在治疗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时特别强调肝肾二脏的重要性。他依据“肝肾同源”的理论,深入阐述了肝藏血、肾藏精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滋生、转化的关系。肾精亏虚会导致肝血不足,反之亦然,这种相互影响在病理上尤为显著。肝阴不足时,阳气得不到制约,导致肝阳上亢,进而可能损伤肾阴。

动脉硬化常见于老年人,李敬孝认为此病与肾阳、肾阴亏虚密切相关。肾阴不足,无法滋养五脏,进而引发心阴不足、肝失滋养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阴亏阳亢,出现心悸、胸闷、眩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中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也与肝肾阴虚、阳亢有关,或是因老年肾虚、阴精亏虚,或是因情绪影响导致肝气郁结、肝火上炎。李敬孝认为,治疗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应从肝肾阴精不足、阴虚阳亢的角度出发。他强调,保持肾精充足的关键在于控制相火的妄动,也就是说避免“阴不足”。因此,在治疗上,他主张补肾阴、滋肝阴以制约相火,采用黄柏生地黄等药物滋阴降火。同时,他还注重配伍平肝潜阳之品,如羚羊角、菊花等,以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眩晕等症状。

以虚为本,痰瘀为标

李敬孝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是虚、瘀、痰,其中虚为本,痰、瘀为标,是虚实夹杂之证。因此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他强调痰、瘀、虚在发病中的关键作用,主张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痰。而对于老年痴呆,李敬孝认为肾精亏虚是其主要病理基础,瘀血阻窍是重要环节,治疗本病时应分清本虚标实,益气养心、填精健脾以治本,活血化瘀、祛痰宣窍以治标。李敬孝治疗高血压注重肝肾阴虚、阴阳失衡的病机,常采用滋阴潜阳、平肝清脑法,综合运用阴阳五行、六经辨证、脏象学说等理论遣方用药。

对于痼疾顽疾,李敬孝认为其多与血有关,强调从瘀论治。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他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并依据寒热虚实灵活用药。对于其他慢性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肾炎、风湿病等,他也采用活血化瘀法,同时依据寒热虚实,热则寒之、寒则热之,或攻补兼施,或寒热并用,疏其血气,令气血条达。此外,李敬孝还注意到现代中青年人发病趋势的变化,认为这与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有关。他强调饮食调护,避免过食肥甘厚味,保持情志舒畅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总之,李敬孝认为瘀血始终存在于疾病的每一个阶段,其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

疑难病症,从瘀论治

疑难病症通常呈现出寒热错杂、虚实共生、邪正交织的复杂状况,其病机无不关联于气血。李敬孝认为久病、怪病均与血瘀密切相关。气与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气属阳,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血的作用;血属阴,为气提供营养物质,作为气的载体,把气运输到全身各处。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当气出现虚衰或升降出入的失衡,必然影响到血的正常运行,反之亦然。气血的充盈与流畅是阴阳平衡的关键,反之则会导致各种病理现象,如气虚血逸、血虚气衰等,最终引发阴阳失衡和肝脏功能失调。

外邪致病,特别是寒邪,是导致血瘀的重要原因。寒邪损伤阳气,使得经脉气血凝闭阻滞,进而引发疼痛。邪热入营也会导致血热搏结,形成瘀血。中医学认为正气不足或相对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体质强壮则功能活动旺盛,体质虚弱则脏腑功能减退,精、气、血、津液不足,其正气亦减弱,因此,内环境的稳定与否同样影响血瘀的形成。此外,情志不畅、精神抑郁等心理因素也会干扰气机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血瘀,脏腑功能的失调也与血瘀密切相关。久病或顽疾反复发作,更会使气血运行受阻,形成瘀血内结,进一步阻碍气血的运行和新血的生成。

因此,李敬孝在治疗内科疾病时,常采用活血化瘀法,并结合患者的寒热虚实情况,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丹参赤芍当归等,还会配合使用理气药或补气药,以行气活血或补气活血。通过综合治疗,以达到疏其血气、令气血条达的效果,从而改善疑难病症的症状。

怪病多痰,祛痰为要

痰乃水液代谢障碍之产物,既指有形痰液,又含无形之痰,隐匿于脏腑经络中。其成因多涉外感六淫、饮食内伤及七情失调,与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密切相关。痰之形成,乃因肺失宣降、脾失运化、肾失开阖、三焦水道不畅导致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饮形成后,停滞于不同部位,临床表现各异,如咳痰、胸闷心悸、神昏痴呆、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等。

痰之性质因成因不同而有异,有寒、热、燥、湿、风等多种。湿痰源于命门火衰或脾阳不足;痰火因肾阴亏虚,虚火内盛;热痰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风痰因肝阳化风,痰涎内壅;寒痰乃寒与痰互凝;燥痰则痰兼燥象。

治疗痰疾,须依侵犯部位与性质施治。宣肺化痰治疗痰阻于肺;顺气开郁化痰治疗痰蒙心窍;健脾化痰治疗痰蕴脾胃;解郁化痰治疗痰郁于肝;温肾化痰或滋肾化痰治疗痰动于肾;软坚消结、通络化痰治疗痰留经络骨节。同时,依据痰之性质,清热化痰、温化寒痰、润燥化痰、燥湿化痰、散风痰、开郁痰、软顽痰。

李敬孝治疗顽症痰疾,强调分清寒热,然后选用不同药物。温化寒痰常用半夏、天南星等。清热化痰则选用贝母桔梗等,用以治疗胸闷咳喘等症。同时,注重药物配伍,如生半夏干姜细辛等治寒哮,兼血瘀者则配伍活血化瘀药。治疗高脂血症时,用山楂决明子等祛血中之痰浊。

综上所述,李敬孝认为,高脂血症以正虚为本,痰浊血瘀为标。主要是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致使气血不归正化而产生湿、痰、郁、瘀并且相互夹杂为患,反之湿、痰、郁、瘀又可加重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因此治疗时当标本兼顾,扶正袪邪。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应以调理脾胃、补益肝肾、祛痰除浊、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组方分析

李敬孝在多年文献研究和临床施治过程中,总结出了降脂方,其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方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制首乌枸杞、草决明、红花、山楂、姜黄、麦芽、陈皮和苍术。制首乌能润肠通便、养血滋阴,枸杞则滋补肝肾、明目润肺,方中重用二者以滋阴养血、补益肝肾。草决明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痞;姜黄破血通经、行气止痛,四药共奏通脉行滞、活血化瘀之效。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三药行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诸药合用共起补益肝肾、通脉行滞、健脾化痰之功,使肝肾得养,脾气得健,气血调畅,水津四布,结者解,郁者散,诸症自愈,切中高脂血症患者“虚、痰、瘀”的病机。(李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