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名老中医欧阳恒治白癜风、神经痛及慢性荨麻疹经验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1 14:58:2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欧阳恒,1939年10月出生,湖南安仁县人。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本科。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教授,我国著名中医皮肤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临床教学四十余年,主要擅长外科、皮肤科等疑难杂症的辨证施治,经验丰富,临证思路独特,方药配伍精妙,用之临床每收良效。本期介绍欧老治白癜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慢性荨麻疹经验。 1.白癜风:李某某,女,38岁,2005年11月4 日初诊。额部发白斑4年余,并渐行扩散。患者诉四年发现额面小片白色斑点,继则成片扩展,并渐渐泛发及胸背等处,尚无明显痛恙,注射过补骨脂素3月。检查:头、面、颈项、胸背上肢出现淡白色斑,分别约(3x2)厘米或(4x3)厘米小不一,部分境界欠清。舌质淡,薄白苔,脉细缓。西医诊断:白癜风,中医诊断:白驳风,辨证:气血不和,肝。野不足。治法:调和气血,滋益肝肾。方选紫铜消白方:铜绿0.1克,紫丹参、紫背浮萍、稀莶草、紫河车、核桃各15克,紫草、紫苏、红花、郁金各10克,鸡血藤25克。煎服日一剂。同时嘱患者饮食疗法:将黑豆、黑芝麻、核桃各30克,黑枣10枚,路路通7个。先将路路通洗净,煎水滤液,再将其他纳入滤液中共煮熟烂,适加冰糖或胡椒调味,每天一料,30天1疗程。11月17日二诊:药完无反应,继续原方煎服。11月29日三诊:额面近发际缘白斑见(3~5)处芝麻片样色素沉着之皮岛,部分白斑边缘色素增深,守方10付交药剂科,研末水泛为丸,每服10克,每日2次。12月9日四诊:额面白斑基本消失,胸、背部白斑淡化,守方不变,服至3个月1疗程。2年追访,白斑全部消失,无复发。 按:在案例中拟调和气血滋益肝肾的紫铜消自方;在调和人身气血,滋益肝肾的治则下,多选用黑色、紫色或紫红色药物,以其药色反其皮损之色,组方独特。诸药配伍,一则取其“赤入血”,另则意欲以药之“黑”反其皮损之“白”,滋益肝肾,“以黑反白”而不腻滞。其药多取紫色而直引入血,及里达表,是为取类比象之意。一方二用,内外合治,治疗与妆色于一体,共奏消白还肤色之效。 2.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肖某某,男,62岁,2007年6月4日初诊。自诉左侧头面颈部发疱后遗头痛20余天。约20天前因“感冒”伴头痛,服“感冒通”后未见明显好转,继则左侧头面至同侧枕都发现红斑水疱,经治疗红班水疱消退,但头痛未见减轻,两日后并逐渐增重,痛至夜睡不能人眠,掣引性痛及同侧手臂,并有轻度的恶心感,间有视物昏花感。检查:苦容,语言低沉。左侧头面颈部可见到淡红色带状斑和色素沉着斑痕,局部叩之痛敏。舌质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略。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辨证:阳明热扰,瘀血阻滞证。治法:活血通窍,行气止痛。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各10克,麝香0.3克,生姜5片,葱头5个,大枣5个,臭牡丹25克。 6月9日二诊:服药3付,头痛已去大半,精神振奋,面带笑容应答。属余下2付药服完,另处方:桃仁、赤芍、地龙、红花各10克,黄芪15克,甘草6克,臭牡丹25克。6月20日三诊:头已不痛;给予调理肝肾和益心脾之剂濡养之。按:欧老认为本病系湿热余邪作祟,凝滞经络,阻气滞血,气血瘀积,阻隔经络,血气不通则痛。治疗当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老年患者由于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治疗上若泥于苦寒清解,常犯“虚虚”之戒,应重在辨证,施治随机。 3.慢性荨麻疹:王某某,男,45岁,干部,2008年3月7日初诊。反复发作性风团5年,伴瘙痒,近月加剧。患者5年前一次食海鲜后身痒,继则发生风团样损害,外院多给以抗组胺药(具体不详)、钙剂等,病情均能缓解。每自服息斯敏、扑尔敏也有效。一般入夜(8~9)点钟开始发风团,直至第二天凌晨(5-6)点钟渐渐见少或隐没,每服西替利嗪1片,可管两天“平安”,样的情况已持续了1年多,乃特来求欧老的中药治疗。近月来夜发,风团部分残留至白天也不见消失,人也烦躁了,特来求治“断根”疗法。检查:四肢躯干皮肤散见部分淡红色风团皮损,大小形态有异,部分堆垒成块片状,呈豆瓣样外观,皮肤划痕(阳性)。舌质淡,苔薄白,脉濡缓。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阳虚阴寒伏络证。治法:温阳散寒,祛风止痒。方药:当归四逆汤阳合玉真散。当归12克,赤芍、天南星、白芷、羌活、天麻各10克,桂枝、细辛各3克,佛手、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7付。3月15日二诊:仍有风团发生,但较药前风团减少很多,瘙痒感亦相对减轻,续给以原方七付,以观后效。3月23 日三诊:自述停服西替利嗪已无碍,仍守原方7付。4月1日四诊:已5天未发风团,入夜安睡,继续守方7付,但嘱隔天服1付,同时给予玉屏风散善后调理,追访2年病未再发。 按:欧老认为风邪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因“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与寒邪合并为风寒之邪,与热邪合并为风热之邪,风寒、风热之邪在一定条件下客于肌肤腠理之间,“则起风瘙瘾疹”。风热郁于肌肤者,疏其风清其热,拟用疏风清热饮或消风散加减;风寒束于肌表者,又宜祛风散寒,拟用荆防败毒散化裁;脾胃虚寒,外受风邪者,健脾和胃祛风止痒,拟健脾祛风汤加减;与月经有关,属冲任失调型,调摄冲任法,拟用二仙汤出入等。常辨证施治不拘泥于一方一法,另当论其前因后果,权衡应变。自拟阳和消阴汤,治疗阳虚阴寒伏络证。按以上方法辨证施治每用每验,收效甚佳。欧老在治疗一些顽固性皮肤病时,还喜欢选用虫类药,他认为皮肤病大多为瘀血、热毒搏结肌肤而致,有的皮肤病顽固难愈,日久邪毒深遏肌肤腠理,难散难除。虫类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攻毒、消痈散肿等功效。常用的虫类药有:祛风止痉、通络解毒的全蝎;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的蜈蚣;祛风湿、通经络的乌梢蛇;破血、逐瘀、通经的水蛭等。以虫药毒性之偏以毒攻毒,取虫药养行之性入络剔毒搜风,往往取得很好的效果。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