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张鸣鹤治疗白塞病经验 |
作者:王占奎 …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31 11:27:34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多系统疾病。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部病变的三联征为主,关节、心血管、消化道、神经系统、肺、肾与副睾等均可受累。张鸣鹤教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治疗白塞病及白塞病肠病更有独到之处。 1. 湿热蕴结是狐惑病的基本病机 《金匮要略》对此病设有专篇讨论,可以作为本病的原始资料。指出: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金匮要略》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但从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的说法,心脏治疗本病采用的甘草泻心汤、赤豆当归散内服与雄黄或苦参汤熏洗等治法来看,本病是倾向于感受湿热或热毒之气而成。《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候》中也明确指出本病皆湿毒之气所为也。现代文献报道对于本病的治疗除了使用《金匮要略》的方剂以外,也有选用龙胆泻肝汤、醒消丸、当归龙荟丸、真人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犀角地黄汤、归芍地黄汤、加减四妙勇安汤、胃苓汤等治疗,在遣方用药上则各有不同的经验体会。张老师总结前贤经验认为,此病不难在缓解症状,而难于根治。欲求根治,以用甘草泻心汤为佳,因其湿毒上冲、复下注,上下交病,须治其中,故用甘草泻心汤。甘草用量须大,使其中气运而湿毒自化。甘草甘缓和中、 ,日久有中满之弊,但与清热解毒药配伍,或加入温胃散寒之药,临床上并无上述弊端。 2. 清热解毒、燥湿活血为其基本治则 白塞病急性期主症为口腔反复溃疡、外阴溃疡,经久不愈,低热,肢体酸痛,倦怠、乏力、纳呆,黄白带下,或有浮肿,尿黄,舌质红、苔黄,脉象弦滑。治则:清热解毒,燥湿活血。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药用:黄芪20,黄芩15,黄柏12,黄连10,酒大黄10,丹参20,吴茱萸6,干姜6,甘草15。对外阴溃疡仿《金匮要略》外用药,给予苦参60,黄柏20浓煎熏洗。张老师将甘草泻心汤加入黄柏,合黄连解毒汤在内,直清三焦之火;酒蒸大黄既能清热,又入血分,协同丹参活血散结。从长期临床经验,人参偏燥,久服伤阴,不宜使用,改为小量黄芪。上述药物苦寒太甚,加入吴茱萸反佐。病程缠绵,反复不愈,生甘草与炙甘草同用,生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而无激素样副作用。对已经应用激素,仍疗效不显,或撒减困难者,加入雷公藤清热解毒,药理研究证实,有免疫抑制作用,与激素有协同效应,15以下应先煎30分钟到1小时,短期应用,10以下可不必先煎。以外阴溃疡为主者去黄芩、黄连,改为田基黄、苦参清利下焦湿热。若苦寒败胃,腹泻者加荜澄茄或小茴香温胃散寒;白塞病眼病者加龙胆草、野菊花清肝明目;久服伤阴,口眼干燥者加石斛、麦冬。 典型病例:某女,口腔、会阴反复溃疡2年,确诊白塞病。现口腔溃疡已经愈合,但外阴多个溃疡,痛剧,部分结痂,口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白,脉弦。治法:清热燥湿,活血散结。药用:黄芪20g,黄柏12g,田基黄20g,苦参15g,土茯苓30g,熟大黄10g,红藤10g,水蛭6g,红花10g,薏苡仁20g,荜澄茄12g,吴茱萸6g,生甘草、炙甘草各10g,水煎服,18剂。二诊:会阴部溃疡已愈,口腔无溃疡,大便已经正常,口干,舌红苔薄白,肪弦。上方去苦参、薏苡仁,加黄芩15g,麦冬12g, 12剂。三诊:无特殊不适,经期颜面浮肿,双目干涩,于二诊方中去黄芩,加石斛12g。服12剂后,胃内不适,大便稀,是3次,为苦寒太过,加小茴香10g,共服60剂,随防1年未发作。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