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晁恩祥教授治疗疑难杂证验案举隅
作者:卢世秀 1…  文章来源: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4 11:03:5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5 月 18 日四诊: 大便明显好转, 日 1 次, 便溏, 仍无食欲, 胃脘胀满较前减轻, 口干, 面部烘热, 舌暗 红, 苔黄燥, 脉弦。予健脾开胃、辛开苦降、调理气机 之法巩固疗效。处方: 黄连 8g, 黄芩 10g, 半夏 10g, 干 姜 8g, 党参 10g, 苍术白术各 10g, 青皮、陈皮各 10g, 焦三仙各 30g, 鸡内金 10g, 厚朴 10g, 砂仁 5g, 石斛 15g, 白茅根 25g, 炙甘草 6g。3 剂, 水煎服, 日 1 剂。药后大便正常, 纳食好转, 痊愈出院。 按: 本患者年事已高, 体质较弱, 突患腹泻, 西药 治疗 20 余天效果不佳, 腹泻频繁, 脾气更虚, 湿邪蕴 结不化, 久而生热, 形成寒热错杂之证, 中焦气机不 畅, 升降失常, 而见腹泻腹胀, 肠鸣矢气; 泻下日久伤 及气阴, 可见尿少、口唇干燥、乏力、眠差等。方中党 参、苍术白术藿香、佩兰、草果、干姜砂仁陈皮等 健脾益气, 化湿和胃; 焦山楂鸡内金等消食化滞; 黄 连与干姜相伍辛开苦降, 调和中焦, 寓有半夏泻心汤 之意; 白茅根一药用之甚妙, 甘寒滋润, 生津止渴, 既 可治疗久泻津伤, 又可防止辛温燥湿之品过燥伤津。 全方寒温并用, 辛开苦降, 具有健脾和胃之功。
 

3 白塞病

患者, 52 岁, 2004 年 7 月 30 日初诊。白塞病 史, 低热两年, 体温 37.5℃ ̄38℃, 午后明显, 双下颌关节肿痛, 但皮色不红, 皮温稍高, 局部压痛, 全身 乏力, 心慌, 心烦, 眠差, 恶心, 纳差, 大便干燥, 小 便灼热, 舌淡红, 苔白厚腻, 脉弦稍数。证属湿热蕴 结, 郁久化燥, 伤及气阴。治疗当以清热透邪、益气 养阴为主, 兼以利湿。处方: 银花 10g, 连翘 10g, 生 石 膏 25g, 知 母 10g, 丹 皮 10g, 银 柴 胡 10g, 青 蒿 10g, 黄芩 10g, 太子参 15g, 麦冬 15g, 五味子 10g, 黄精 10g, 葛根 25g, 车前子 12g, 火麻仁 30g。7 剂, 水煎服, 每日 1 剂。

8 月 6 日二诊: 低热已去, 下颌关节痛减, 恶心 减轻, 纳食好转, 睡眠欠佳, 舌质淡, 苔薄白水滑, 脉 弦细。湿热已去大半, 当以益气养阴、清热和胃安神 为主。上方去生石膏黄芩知母丹皮等寒凉清热之 品, 加焦三仙、砂仁远志石菖蒲等和胃安神。处方: 太子参 15g, 麦冬 10g, 五味子 10g, 黄精 10g, 银花 15g, 连翘 10g, 葛根 25g, 青蒿 10g, 银柴胡 10g, 荷叶 10g, 焦三仙各 10g, 砂仁 10g, 远志 10g, 石菖蒲 10g。 7 剂, 水煎服, 每日 1 剂。

8 月 24 日三诊: 下颌关节疼痛继续减轻, 因故 停药 1 周。3 天前体温升高至 37.6 ℃, 1 天后自行退 至正常, 并见牙龈肿痛, 大便干燥, 小便灼热。考虑为 热邪又盛, 上方去砂仁, 加生石膏 30g, 知母 10g, 栀 子 10g 清热泻火。

8 月 31 日四诊: 牙龈肿痛消失, 时有面部烘热, 双下颌不适, 酸重感, 右侧不敢咀嚼, 舌质红, 苔黄 腻, 脉弦细, 仍为湿热阻滞, 熏蒸于上。继守上方加减 治疗, 并以此方加减治疗 1 月后, 诸证尽去。 按: 晁教授认为, 本患病机为湿热阻遏, 郁久化 燥, 伤及气阴。湿热之实与气阴之虚并存, 治疗颇为 棘手。因化湿之品多辛燥易伤阴液, 补阴之品多滋腻 易助湿邪, 用之不当, 反而会加重或延误病情, 故当 根据湿热内蕴与气阴虚二者的孰轻孰重来确定治法 与用药。综合分析脉证, 发热、下颌关节及牙龈肿痛、 面部烘热、恶心、纳差、苔白厚腻等乃湿热阻滞之象, 而且明显热重于湿; 全身乏力、心烦失眠、大便干燥、 小便灼热乃热伤气阴之象。考虑到其病久体弱, 不宜 攻伐太过, 故治以清热透邪、益气养阴为主, 兼以祛 湿。药选清热透邪与清阴分虚热之品合而用之以增 强清热之力, 用生脉散等益气养阴, 扶助正气, 另用 车前子、荷叶、石菖蒲等祛湿开胃。这样补虚不恋邪, 祛邪不伤正, 故收良效。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