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王洪图从脾胃入手治疗失眠案 |
作者:翟双庆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 11:06:1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王洪图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中医系副主任、内经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家中医药继承工作中的指导老师。中医人网站特转载王洪图从脾胃入手治疗失眠案一例,以飨读者。 二诊:服三剂半夏厚朴汤后,病情无变化。改用调和肠胃、祛痰清热之法,方用达原饮加减。 川厚朴8g,槟榔10g,白芍药10g,肥知母12g,黄芩12g,草果仁10g,石菖蒲10g,远志10g,生甘草6g。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三诊:症状明显减轻,已思饮食,每日能睡眠五小时。原方再进两剂。 一周后病人复诊,失眠已经明显减轻,且不影响正常工作。 按 《灵枢·邪客篇》所谓“阴虚目不瞑”,是指阴分之中的卫气不足而失眠,亦即卫气不得入于阴,与通常所说六味地黄丸证之“阴虚”在概念上完全不同。王洪图教授认为虽然五脏六腑之病,皆可引起卫气运行紊乱而失眠,但临床所见此证却多与胃及大肠不和有关,这是因为该两经位于卫气运行自阳入阴的关键部位.卫气自阳经入于阴经之前的“大门口”正是手、足阳明经,因此,二经之气不和,最易影响卫气的顺利运行,若不能入于阴经,则出现失眠,《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亦属此意。后世医家虽创制了众多治疗失眠的方剂,但绝大多数都照顾到肠胃而用药。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下焦篇》用黄连阿胶汤治“心中烦,不得卧”条下,注云:“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虽欲卧得乎?……(此方)交关变化,神明不测之妙,全在一鸡子黄……盖鸡子黄有地球之象,为血肉有情,生生不已,乃奠安中焦之圣品……上通于心气,下达肾气,居中以达两头……不知人身阴阳相抱之义,必未能识仲景用鸡子黄之妙。”征保按:“经文卫气留于阳则阳气满,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可为一节不寐之总纲。他如湿痰留于胃腑不寐,《内经》则有半夏汤以通其阳……虚烦不眠,仲祖则有酸枣仁汤以和其阴……胆虚不寐,《本事方》有鳖甲丸……。痰热不眠,《集验方》有温胆汤……。振悸不眠半夏、陈皮……。虚劳不寐,枣仁二两……。六一散加牛黄,治烦躁不眠。竹叶汤调服炒枣仁末,治脾虚不眠之类。条例甚多,总不出乎安胃和中,俾阳明之气顺,则阴阳之道路可通而已矣。”举例而指出调理中焦阳明,实为治疗各种失眠证的关键所在。 此案乃失眠重证,且一两年不愈,已经影响到工作生活,然其病机仍为痰热阻滞阳明所致,以逍遥散、半夏厚朴汤皆非所宜,若用滋阴之药,也未必得当。王洪图教授使用达原饮治之,亦取此方开达痰浊之力强,且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谈到膜原“附近于胃”。试将此方药力与温胆汤相较,草果、厚朴开痰散结之力大于陈皮、半夏;槟榔坠降之力大于枳实;知母善治阳明独胜之热,力甚于炒栀子。因此达原饮所治之痰热要比温胆汤所治之病为甚。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