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赵绍琴教授辨治慢性肾病的学术经验
作者:彭建中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15 13:35:53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huangyf81

  本文所论慢性肾病定义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肾系病。这类疾病是世界公认的难治病。业师赵绍琴教授辨治本病经验丰富,方法独特,效果显著,兹为介绍。

  理论探讨

  1 慢性肾病非虚论:传统观点认为慢性肾病属于肾虚,在中医理论中确有肾主虚论,但此论仅仅针对肾主生殖发育而言,而西医的肾是泌尿排泄器官,二者不可混同。从临床角度看,这类疾病大多始于外邪侵袭,又每因外感因素而复发或加重,确属病由邪生。邪久留于体内,病愈久,邪愈深。其临床表现:心烦急躁,夜寐梦多,便干溲赤,面浊舌红,苔腻脉数,综观脉舌色症,均属热盛邪实。据此分析其尿蛋白阳性、镜下血尿等,可知其为热伤血络所致。至慢性肾衰阶段,其血肌酐、尿素氮的升高,更属邪蓄成毒,蕴郁血中之象。故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确定为热郁血分络脉瘀阻。至于一些患者表现出神疲乏力以及贫血貌等,可视为邪实阻滞、气血失运所致,正所谓“大实若羸”之象,不可便认为虚而用补法。针对慢性肾病热郁血分的基本病机,确定以凉血化瘀为基本治则,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可获预期效果。

  2 慢性肾病忌食蛋白论:尿蛋白持续阳性是慢性肾病的重要特征。在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以致诱发低蛋白血症和水肿。对此,西医学主张患者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以弥补蛋白的流失。长期以来,丢蛋白补蛋白就成了医患共同恪守的饮食原则。临床表明,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会加剧蛋白从尿中流失。有鉴于此,赵师从70年代初就采取了限制蛋白饮食的方法配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并总结提出了丢蛋白忌蛋白的饮食原则。限制蛋白的摄入能够减轻肾脏的负担,有助于消除尿蛋白。国际上直到80年代才有类似的报道,并从实验和临床方面得到了证实。

  3 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论:传统的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方案要求患者以休息静养配合洽疗,轻者减少活动,重者绝对卧床。这种方法沿用已久,其利弊为何,从未有人探究。赵师立足临床辨析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热入血分络脉瘀阻,若长期卧床静止就可能加重其瘀阻的程度,甚至诱发肾萎缩或加速其发展。根据中医的恒动观分析,生命在于运动,坚持适度的运动以利气血流通,减轻络脉瘀阻,增加肾脏血液灌流,对于肾脏功能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临床表明,坚持以步行为主的运动有利于消除尿蛋白、减轻水肿、增强体力,改善肾功能,是赵师治疗慢性肾病综合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

  4 慢性肾病可遗传论:西医学认为慢性肾炎属于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但对其与遗传的关系尚未进行深入研究。临床发现,相当多的肾病患者有家族史。母子、母女和兄弟姐妹同患肾病的情况较为常见。有陈姓姐妹七人中有四人先后患慢性肾病。追踪其祖母死于肾病。赵师依据大量临床事实提出慢性肾病可遗传论,并指出,正是这种遗传因素决定了慢性肾病患者的特异性体质。这一认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慢性肾病大多数表现为血分郁热。其血热体质得之于先天,再感外邪而发病。赵师的这一观点,为深入研究慢性肾病的病因病机提供了新的思路。

  5 慢性肾功能损害可逆论:西医学认为慢性肾病一旦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就不可逆地进行性恶化,直到死亡。赵师在临床上治疗了大量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有的病情发展得以延缓,能保持长期稳定;有的肾功能得以恢复,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还有已依赖血液透析的病人经过治疗逐渐延长透析间期,最终停止了透析。据此,赵师认为慢肾功损害是完全有可能恢复的。他采用内服中药、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使患者的肾功能部分地得以恢复,充分显示了中医药学的巨大潜力。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