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五味消毒饮治鼻渊
作者:梅松政 四…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6 21:47:5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功效。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组成,内服外用都可。笔者用其为主治疗急性副鼻窦炎、慢性副鼻窦炎等属于中医“鼻渊”范畴的疾病,疗效满意。

  基本方及用法

  金银花3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天葵子15克。水煎2次,混匀约500ml,取200ml温热敷前额或鼻梁,早晚各1次。取300ml分2次早晚服用,日1剂。急性者1周为1疗程,用1~2疗程。慢性者2周为1疗程,用2~4疗程。

  加减

  胆腑郁热型加龙胆草12克、栀子15克;肺气虚弱型加人参15克、桔梗10克;脾虚夹湿型加白术15克、茯苓15克;气滞血瘀型加川芎15克、姜黄10克;肺经郁热型加辛夷花10克、黄芩15克;脾经湿热型加黄芩10克、白豆蔻15克。

  病案举例

  王某某,男,46岁。1999年5月24日初诊。患慢性副鼻窦炎5年余,有吸烟史25年,平素易感冒,鼻塞,流浊涕或脓涕或黏涕,量时多时少,嗅觉减退,头昏沉,前额是有胀痛感。曾到多家医院做头颅CT和X线检查,均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鼻甲肥厚”等,疗效不佳。刻诊:除上述症状以外,伴有肢困疲倦,肤色暗,注意力不集中,脘腹胀满不适,小便时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双鼻甲肿大,有黄色分泌物黏附。西医诊断:慢性副鼻窦炎。中医诊断:鼻渊,辨证:脾经湿热。嘱其戒烟,少吃肥甘厚味之品。处方:金银花30克,野菊花20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天葵子15克,黄芩15克,白豆蔻15克,茯苓15克,甘草3克。水煎2次,混匀约500ml,用200ml热敷前额,早晚各1次,每次敷半小时;取300ml早晚分2次饭后温服,日1剂。

  7剂后复诊,头昏沉、肢困疲倦明显减轻,余证如前,效不更方。再服14剂后症见:前额偶痛,鼻塞时作,流黏涕,精神大增,舌红苔黄,脉弦数,余证明显减轻,感觉不明显。原方去黄芩、白豆蔻、茯苓。服14剂后,诸证缓解,停热敷,适当调减剂量,随证加减共进60剂后,CT复查,鼻甲肥厚消退,各副鼻窦未见明显疾病征象,临床痊愈。嘱坚持戒烟,避免肥甘厚味之品,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鼻渊是指鼻流涕不止的一种疾病。多由各种内外病因长期侵袭机体,导致邪毒滞留鼻窦肌膜致鼻流浊涕不止。该病的病机不管虚实,最终都会导致“毒”留不散。五味消毒饮是清热解毒平剂。方中五味药物,现代药理研究都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其中金银花《本草通玄》云“消痈解毒,补虚疗风”。野菊花《浙江中药手册》载“排脓解毒,消肿止痛”。蒲公英《滇南本草》云“敷诸疮肿毒”。紫花地丁《本草纲目》和《本草逢原》都载“治无名肿毒”。天葵子《本草通玄》载“达诸窍”。故既符合鼻渊病因病机,也符合鼻渊病位特点,是鼻渊良方。本例患者先表现为脾经湿热的症状,加黄芩、白豆蔻、茯苓以加强清热利湿功效,3周后,湿邪祛除,只表现为鼻渊“毒”的症状,故去黄芩、白豆蔻、茯苓,只用具有“消毒”、“解毒”的五味消毒饮原方药味,加少量甘草以护胃,共奏良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