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裴正学教授治疗白血病经验
作者:夏小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6 9:37:2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4扶正祛邪贯穿治疗始末

裴教授认为, 白血病的发生既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 病情发展中又有邪正盛衰的变化, 故治疗时既要按脏腑虚象以扶正, 又要按病邪盛衰以祛邪。扶正祛邪既不是单一扶正, 也不是单一祛邪, 必须是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 相互为用, 两者不可偏废。根据白血病的病机特点, 扶正以治虚, 祛邪则治实; 缓则扶其正, 急则祛其邪。扶正之法以补气养血、调和阴阳为主; 祛邪之法不外清热解毒、活血化癖两端。具体应用时, 扶正之法常按脏腑气血、阴阳虚实辨证用药, 并配合适当的对症治疗。如肾阴虚多选用熟地黄、拘祀子、桑堪子、女贞子等; 肾阳虚多选用山茱英、补骨脂、淫羊霍、巴戟天、鹿茸、肉从蓉、鸡血藤等; 气虚多选用黄蔑、人参党参、太子参、白术等Α 阴虚液亏多选用沙参、西洋参、天冬麦冬、石解、玄参龟板胶等Α 血虚多选用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马、龙眼肉、大枣等; 血热出血多选用生地黄、赤芍黄连、黄岑、白茅根、紫草、大蓟、小蓟等; 出血不止多选用地榆炭、茜草炭、侧拍炭, 阿胶仙鹤草三七、藕节、焦桅子、海镖蜻等: 由于白血病以虚为本, 以实为标, 特别是急性自血病临床常见一派风热、实火证候, 且多具温病特征, 故在祛邪时尤注重清热解毒之品的应用,如金银花连翘薄荷、蒲公英、板蓝根、紫花地丁、重楼、桑叶等, 均为其临床所习用, 并根据热毒侵袭部位不同随症选药。同时, 常在以上基础上酌加具有抗癌作用的清热解毒药, 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龙葵、猪秧秧、喜树根、重楼之类Α 还可酌加雄黄、蟾蛛等具有辛温性质的解毒抗癌药。此外, 对于全身骨节疼痛、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肿大、舌暗、脉涩, 或合并低热者, 当从疲血论治, 常选用三棱、鳌术、黄药子、三七、蛇六谷、山慈菇等Α 合并高热不退者, 酌加生石膏、寒水石等, 但均应根据邪正盛衰, 脏气虚实, 病程长短, 灵活辨证施治, 务求攻而不伤正, 补而不助邪。

5 中西合参, 灵活变通

创新方裴教授早在 60 年代就提出: “ 西医诊断, 中医辨证, 中药为主, 西药为辅” 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 并体现在治疗白血病的全过程。他认为, 白血病与其他恶性肿瘤相对而言, 其诊断标准明确, 治疗时缓解指标清楚, 检验方法比较方便等, 都是突破白血病防治难关的有利条件。就白血病而言, 特别是急性白血病, 由于其起病急骤, 病势凶险, 某些情况下还需要配合西药化疗, 以急则治其标, 并为中医治本赢得时间。鉴于此, 裴教授在继承前人整体观、扶正观的基础上, 积极引进现代医学新技术、新方法, 师古而不泥于古, 发展又有创新, 拟定多种中药处方配合化疗治疗白血病, 效果显著, 扶正固本兰州方是其代表方之一。该方系裴教授 60年代组创, 曾因以此方为基础治愈1例急性粒一单细胞白血病患者, 在1974年苏州全国血液病会议上被定名。方中生地黄、山药、山茱英滋阴补肾; 党参人参须、北沙参、太子参健脾益气; 桂枝白芍调和营卫; 浮小麦甘草收敛安神。若白细胞计数偏低可加肉桂附子; 红细胞计数偏低加女贞子、旱莲草; 血小板计数偏低加玉竹黄精; 兼纳差、腹胀者加木香、草豆落; 发热者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石膏、寒水石; 出血者加牡丹皮赤芍三七阿胶。本方主要用于白血病血细胞总数偏低者。对于白细胞总数增高者, 则以自拟紫龙合剂治疗, 方由紫草、龙胆草、金银花、马齿芜、寒水石、生石膏、三棱、获术、贯众、马钱子(1 枚, 油炸, 此药苦、寒, 有大毒, 能通络止痛、散结消肿油炸之后去其毒性) 组成。此外, 还用蟾酥、雄黄少许, 制成青叩胶囊, 以毒攻毒, 重在祛邪。裴教授数十年临床实践证明, 急性白血病在应用西药化疗鬓同时, 合用中药扶正之剂, 往往可获得满意疗效至于慢性白血病, 则单用中药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便可获得完全缓解, 较之西药化疗副作用少, 远期效果好。扶正固本兰州方配合化疗治疗白血病, 起到了增敏减毒的效果, 化疗间歇期于本方中加人马钱子Χ油炸Δ、土大黄、水蛙3 味, 则可扶正化疲, 攻补兼施。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