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扶正祛邪治淋证
作者:黄伟 湖北…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19 17:19:5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患者田某,女,47岁。尿频、尿痛反复发作4年余,加重4天,每半小时小便一次,2011年2月16日求诊于武汉市第一医院李恩宽老中医。易疲乏,舌淡,苔黄白、微腻,脉细。武汉市第一医院尿常规示: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1~2个/HP。西医诊断:下尿路感染(慢性膀胱炎);中医诊断:淋证,湿热下注,脾肾亏虚型。处方:党参30g,五灵脂15g,黄芪90g,当归20g,鱼腥草30g,白花蛇舌草30g,板蓝根30g,蒲公英30g,野菊花20g,车前子15g,仙鹤草3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二诊:尿次数正常,尿不痛,舌淡苔薄黄脉细,初诊方去仙鹤草,改野菊花10g,车前子10g。7剂,水煎服。

  三诊:病人未述明显不适,舌淡苔薄黄,脉细。尿常规示:白细胞+,在上方的基础上加黄柏20g。7剂,水煎服。

  四诊:舌有齿印,舌淡苔薄,脉细。处方:党参30g,白术30g,云苓30g,炙甘草10g,枸杞子20g,菟丝子20g,补骨脂20g,仙灵脾20g,鱼腥草40g。7剂。

  五诊:无明显不适,舌淡苔薄,脉沉细。尿常规示:白细胞少许,守前方加黄芪60g,当归15g。7剂,水煎服。

  六诊:脐周围有时痛,右胁痛,前额色暗黄,舌淡苔薄,脉弦细。尿常规:-。处方:生地黄150g,麦门冬150g,南沙参150g,北沙参150g,南沙参150g,鳖甲150g,黄芪250g,桃仁120g,沙苑子120g,砂仁200g,丁香100g,延胡索100g。研末,水泛丸,15g,日3次口服。 

  按:现代医学认为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以尿频、尿急、尿痛及耻骨弓上不适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经验用药首选喹诺酮类。本病隶属于中医淋证的范畴,病位在膀胱和肾脏,与肝脾密切相关,其核心病机是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迁延日久,热郁伤阴,湿遏阳气,终致脾肾两虚,而成虚实夹杂之侯。

  病人起病之初,曾在西医院用抗生素治疗,开始疗效比较好,可是时隔日久,由于病情反复,抗生素的疗效欠佳。李恩宽初诊方中党参五灵脂、黄芪、当归益气补血,鱼腥草、白花蛇舌草、板蓝根、蒲公英、野菊花车前子清热解毒利湿,仙鹤草收敛止血,为其治疗血尿的常用之品。由于辨证准确,药专而力宏,仅用药一周便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二诊、三诊时效不更方,加黄柏一味,进一步清除下焦湿热之邪。四诊后,由于体内邪气几乎祛除殆尽,李老宗《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改弦更张,以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及李可老中医所谓的“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健脾益肾,此乃固本之图,使邪无所犯。六诊时,病人尿常规已转阴,但由于病情迁延,加上清热利湿等药物的应用,出现肝肾阴血亏虚之侯,方中生地黄、麦门冬、南沙参北沙参南沙参滋阴补血,黄芪鳖甲桃仁益气活血止痛,砂仁丁香延胡索温中行气止痛,沙苑子补肾固精缩尿。李老谨守病机,标本同治,药专而力宏,4年顽固之疾终至告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