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温下法治疗急腹症 |
作者:林来胜 文章来源:湛江市第一中医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20 11:22:4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下法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各科,无论外感内伤、疑难杂症、急性热病、危笃之候,用之得当。不仅疗效显著,且能转危为安。运用下法关键在于辨证准确,处理好邪正、标本的关系,现将临证运用心得介绍如下。 下法常用于急腹症,多因邪气盛实、食滞胃肠或气滞血瘀、湿热陈腐、虫积壅结导致腑气不通,腹胀疼痛。症见腹痛拒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大便燥结难解或伴发热、烦躁等。属里热积滞互结者,采用寒下法,方用大承气汤加减;属寒邪内结里实者,采用温下法,方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温脾汤等加减治疗。运用下法治疗急腹症,关键在于辨证,以明确病邪性质、种类、病位之所在及患者体质状况,根据辨证而立法、选方、用药才能提高疗效。临床常运用下法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及胃肠积滞所致的胁痛、脘腹胀痛、老年习惯性便秘、湿热痢疾等,多有良效。 曾治李某,男,45岁,2004年5月12日初诊。腹胀闷痛间伴恶心呕吐4天,未解大便5天。诊见:腹胀气满、左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左下腹可扪及粪块,肠鸣音减弱,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检查:t 37.4~6。x线腹透示:肠腔充气,可见多处液平,考虑麻痹性肠梗阻。观前医曾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连服2剂,服后即吐;静脉滴注抗生素2天,开塞露通便、肛管排气等治疗,症状未缓解。四诊合参,证属寒湿困阻肠腑,腑气不通之寒实证,非寒下之大承气汤证,故药入则格拒而吐。治以温脾通下,以温脾汤加味。处方:大黄(后下)、熟附子、枳实、乌药各15g,干姜、厚朴各12g,党参30g,甘草5g。2剂,嘱即煎服1剂。患者服药后不但无呕吐,不久即觉胃脘有温热感,继之腹中肠鸣频作,约4小时后解下羊矢状燥屎1O余枚,腹胀痛顿减。8小时后继服第2剂,服后解溏便数次,次日腹胀痛完全缓解。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