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从脾论治血精探讨 |
作者:陈国宏1 …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9-29 11:39:5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血精是男科的常见病之一,易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为肉眼血精,精液中含有血块,或精液检查时见到较多的红细胞,可伴有射精疼痛、精液量减少等症状[1 ] 。多见于精囊炎,少数病例亦可由精囊血管破裂或精囊肿物等引起。 中医对血精的认识与治法血精之名最早见于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中:“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认为血精为肾气亏虚所致。明代皇甫中在《明医指掌》中认为:“好色之徒,勤于御女,精出有限而欲无穷,血为火迫,不及化精,故其色赤,从乎血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强调:“精道之血必自精宫血海而出于命门。盖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凡劳伤五脏,或五志之火致令冲任动血者,多从精道而出。”表明血精多为相火妄动所致,并与冲任关系密切。 对本病的治疗多从肾与相火论治,认为肾阴不足,相火妄动,扰动精室,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血逸脉外,血随精出。临床常采用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等方法。然而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道中运行的作用,许多出血性疾病与脾的功能活动异常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应重视脾在血精发病中的作用,从脾论治。 脾在血精发病中的作用 《难经》云:“脾裹血”。人体血液能够在脉道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脾的统血功能。而脾之所以能够统摄血液则又依赖脾气的旺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灵枢·本神》云“: 脾藏营。”《灵枢·客邪》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客数焉。”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其固摄作用才能正常发挥。正如沈目南《金匮要略注》所云:“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则气虚统血无力,血逸脉外;血虚化精不足,更会造成肾中精气亏损,致使精室不固。因此,血精与脾的功能异常关系密切。 精藏于肾,血主于心,因此血精之病,总不离心肾二脏。然而血虽然主于心,却统于脾;精虽然藏于肾,却有赖于脾的充养。情动之时,五脏之精气下注于肾,在相火的作用下化为后天之精。由于五脏精气化为精液而耗失,此时五脏的功能必然弱于平时。临床常可见到房事之后将养不慎,因沐浴或受风而病者,都是由于精气耗损,脏虚络空,容易被外邪侵袭。五脏功能原本正常的人,虽然在行房事时五脏功能变弱,却不会出现不适,房事之后稍事休息,五脏的精气又会恢复正常。如果是脾脏素虚之人,在行房事之时则脾气更弱而统血无力,更兼相火逼迫,就容易造成血逸脉外,形成血精之病。由此可以看出,脾虚失其统血之职是造成血精的重要病机之一,脾气虚、脾阳虚以及脾胃湿热等,均可影响脾的统血功能,导致血精发生,因此从脾论治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从脾论治的常见证型 脾气虚:气为血之帅,血的运行与统摄有赖于气的功能正常。脾气虚则统血无力,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可形成血精之疾。症见精液色淡红,伴纳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浮缓。治以补脾益气、固摄止血。方以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减当归,加艾叶、茜草。 心脾两虚: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可导致气不摄血、脾不统血,造成血精。又因“精血同源”,血精之疾又可造成血虚,形成恶性循环。症见精液色淡而稀、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头昏不寐,舌淡苔白脉细,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八珍汤或归脾汤为主加芡实、麦芽、神曲、鸡内金等,使气血生化有源,血归脾统而安,则血精可愈。 脾肾气虚:脾肾气虚,气不摄血,血溢精室,可致血精反复发作。症见精色淡红,伴身倦乏力,面色无华,食少便溏,头晕腰酸,腰部坠酸不适,小便不利或清长,舌淡胖,脉沉细无力。治以补肾健脾,益气止血。方用大补元煎加减。 湿热蕴脾:中焦湿热,常耗伤气阴,又可趁虚注入下焦,灼伤阴络而为血精。症见血精黯红,脘腹痞闷,肢体困重,便溏味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湿热下注还可见茎中灼热痛痒,阴部坠胀,尿频尿黄尿痛等症。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用平胃散合八正散加丹皮、茅根、藕节、柏叶等。 临床还应重视对下焦瘀血和湿热的治疗。脾不统血,或相火灼伤血络,血逸脉外“, 离经之血即是瘀血”;脾失健运,中焦湿聚,常可趁虚渗入下焦,使下焦气化不利,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湿热三者在局部相因为患,使疾病缠绵难愈。临床可在补益脾肾的基础上,佐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方法,标本兼顾,使治疗更加完善。
患者某,男,29 岁,血精1 年。平素喜热饮,食凉则便溏,口干不欲饮,舌嫩红,稍胖,边有齿痕,脉沉滑,稍显无力。西医诊断:血精。中医诊断:血精,证属脾虚湿聚。治以温运脾阳以化水湿,并兼化下焦瘀血湿浊。处方:炮姜、炙甘草各15g ,砂仁12g ,白术、茯苓、山药、枸杞子各9g ,薏苡仁、车前子、白茅根、黄柏各6g ,日1 剂,连服10 日而愈。 本方以炮姜、砂仁温运脾阳,白术、茯苓、炙甘草、薏苡仁健脾益气利湿,从而使中焦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脾能行其统血之职,则血有所统而不至溢于脉外。中焦湿热下注,下焦气化不利,血行不畅,日久则郁而化热;郁热又可扰动相火,使精室不安。因此本方以车前子、白茅根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黄柏清相火并助清热燥湿,使下焦湿瘀去而气化得复。湿浊阻滞则真阴难生,故以山药、枸杞补脾肾之阴,使利湿而无伤阴之弊。本方标本兼顾,轻重缓急把握得当,故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