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陈镜合从郁论治失眠经验
作者:张智琳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医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13 10:27:28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3 病案举例

案1 钟某,男, 37 岁。发病前一向性急,面色红。2009 年12 月3 日加班后出现神情呆滞,不能言语,面色通红,家人送至当地医院,头颅CT 示: 左侧颞叶脑梗塞,岛叶、枕叶、放射冠腔隙性脑梗塞。按脑梗塞处理后病情稳定出院,血压比较稳定,但仍见沉默少语,言语欠清,流涎,失眠,每天仅能睡1 ~ 2h,且睡眠质量差,听力减,味觉减,自觉口苦口干、口臭。之后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又加用中药、针灸,但无明显好转。2010年1 月26 日来诊,见上症,纳差,小便偏黄,大便烂,血压138 /86mmHg,心率84 次/min,舌黯红,苔黄腻,脉弦滑。

之前的医师多以风痰论治,收效甚微。风痰符合中医对脑梗塞的病机分析,且与患者症状也基本相符,为何无效? 陈师分析,痰湿中阻,故见大便烂、纳差,湿郁久而从阳化热,故见口干苦、口臭,且犯少阳胆经,故见听力下降,湿热蒙蔽心窍,故见失眠,味觉减,郁而少语。病邪较重,宜清利湿热,解郁开窍,用龙胆泻肝汤。药用: 龙胆草10g,柴胡10g,通草10g,泽泻20g,黄芩10g,车前子15g,生地黄15g,当归15g,山栀子10g,酸枣仁30g,远志10g,甘草5g。每天1 剂,共7 剂。是方清热利湿力强,加之有当归养肝,柴胡舒肝,合而解郁,远志豁痰开窍,合用酸枣仁宁心安神。患者服后效果斐然,继续按上方加减服药共1 个月后,诸症状明显减轻,每晚能入睡6h 左右。

案2 朱某,男,58 岁。因“失眠伴反复胸闷气短2 年余”于2010 年2 月来诊。诉经常失眠,表现为难入睡、易觉醒,时有心悸胸闷,伴心烦易怒,情绪变化时加重,并觉腰部酸痛,时有餐后腹胀,纳稍差,小便可,大便烂,舌黯红苔白腻,脉弦。外院诊断为冠心病,按


冠心病西医治疗,并予艾司唑仑片1mgQN。陈师判断患者为郁结之证。气郁则胸闷,久而成火郁则心烦易怒; 气滞血停,血郁则心悸; 肝病及脾,脾胃气滞,运化不行,食滞不化,郁于胃肠,故见纳差、餐后腹胀; 水液运化失司,下迫肠道,故见大便烂,水湿郁于腰部,故见腰酸痛; 气郁聚湿生痰,可见胸闷、胃胀等; 诸郁扰乱神明,故见失眠。此为心病,“郁”为其关键病机,治疗予行气解郁为大法,方药以开心方加减,药用: 神曲10g,苍术10g,川芎10g,香附10g,蒲黄10g,法夏10g,党参30g,桑寄生30g,白芍10g,栀子10g,砂仁( 后下) 10g。每天1 剂,共7 剂,西药暂不变。方中以越鞠丸疏解诸郁,加用白芍柔肝,党参扶正,桑寄生养血祛风湿以强筋骨,蒲黄活血止痛,砂仁和胃。患者服药后觉入睡较前容易,余诸症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守方,并将艾司唑仑减至0. 5mg QN。1 周后复诊,症状进一步改善,在上方基础上加减,并停艾司唑仑。患者睡眠质量有所提高,及后继续服中药以维持效果。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