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朱仁康治出疹性皮肤病思路 |
作者:范小苒 …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10 8:48:1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朱仁康(1908-2000),字行健,江苏无锡人。早年从其兄长及江南名医章治康先生学医,后在苏州、上海开业行医。1956年调到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任中医外科主任。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顾问。编著有《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等著作。 笔者近日拜读《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很有收获。该书录有54个病种,114个病例,其中出疹性皮肤病(包括急慢性荨麻疹、湿疹、药疹、带状疱疹、结节性痒疹、玫瑰糠疹、湿疹样皮炎、自家敏感性皮炎、癣菌疹等)共有42例,针对诸病种的不同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朱仁康宗前贤“外疡从内出”,“外疡与内证异流而同源”之论,归纳出四大治疗法则(清热、祛湿、健脾、滋阴),颇能给人启迪。 尤其是,他鉴于不少皮肤病均伴有滋水渗液而日久必伤其阴,另热毒过甚引起的出疹性皮肤病易出现热毒伤阴留连不去的情况,更创制出“滋阴除湿”这一医学新法及滋阴清解疗法。笔者现把此内容条陈于后,与读者共飱。 滋阴除湿法 急慢性湿疹及其他皮肤病,见皮损潮红浸润,瘙痒脱屑或伴糜烂渗出,舌偏红,苔净或少时,朱仁康根据数十载临证,认为证属阴虚夹湿,治当滋阴与除湿,并行不悖,方为两全。然此类病人若过投滋阴则嫌助湿,若单纯祛湿又必耗阴,用药实难兼顾,而他经长期摸索,终创滋阴除湿汤,获效彰彰。 病案 章某,男,8岁,1973年1月8日初诊。 主诉:周身起湿疹3年。患者1970年春先在左小腿出现小片红疙瘩,抓破流水渐成钱币样,不久延及右小腿,3年来渐播延至肛门、阴茎,泛发全身,瘙痒甚剧,影响睡眠。遍寻中西医诊疗不效。检见全身散在钱币状集簇之丘疱疹,部分糜烂渗出,鳞屑,抓痕累累,尤以两腿、肛门、会阴、阴茎等处为重。脉细滑、舌淡苔净。 辨证:初为湿热浸淫,日久伤阴耗血。治以滋阴养血、除湿润燥。 组方:生地、地肤子各15克,元参、丹参、当归、六一散(包)、茯苓、泽泻、白藓皮、蛇床子各9克。共服20余剂,并加用祛湿膏、生地榆煎液等外用,告愈。 评述:考滋阴除湿汤(湿疹三号方)以生地、玄参、当归相配,滋阴不过腻;茯苓、泽泻、白藓皮相合,利湿不伤阴;佐丹参入血分直清心火,缘“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也,且《日华子本草》云其可“排脓止痛,生肌长肉……治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使以蛇床子苦温除湿,止痒杀虫且防生地、玄参之阴柔助湿,药仅寥寥八味,却滋阴化湿双顾,气分血分同疗,诚见其卓识也。如上述章姓男孩迁延3年的慢性湿疹,投滋阴除湿汤原方加六一散,很快痊愈,令人叹为观止。 另《医论医话荟要》还载朱仁康治一赵姓八旬老翁双下肢起疹6年余,反复发作,小腿紧胀刺痒,搔抓处糜烂渗水,结痂连接成片,干燥脱落,伴咽干口渴、大便干、舌苔薄黄。该症杂乱纷纭,虚实相兼,然以湿热之症较为突出,故初以龙胆泻肝汤化裁以清热利湿,外用生地榆、黄柏水煎冷湿敷患处。 5日后复诊,诸证同前。虑其湿热久羁,非几日所能清利,故仍投原方内服外敷。延至三诊仍继服10日,该证仍有增无减,口燥便干,痂皮脱落更甚,患处湿敷则渗水止,停敷又渗水,刺痒难忍,夜不能寐。 朱仁康细思之:利湿而湿不除,清热而热象反甚,治不中的,必有他因未审。细观其形体羸弱,肌肤干燥失润;虽口咽干燥,但饮水不多;舌质红绛而少津,脉沉滑细无力。终悟出此乃阴虚于内、湿盛于外,本虚标实之证,遂改投滋阴除湿汤原方,7剂后即收显效,此后在原方基础上加红花、牛膝、黄柏活血清利,配砂仁、陈皮理气调胃,以防生地、玄参滞脾碍胃之弊,坚持治疗半年多基本痊愈。 滋阴除湿法看来似有矛盾,但采用标本兼顾,滋渗并施的方法加以处理,滋阴扶正可以驱邪外出,除湿祛邪亦有利于久病之正复(朱仁康应用该法所治患者,大多病程较长且经中西药迭治乏效而正渐伤),故滋阴除湿双管齐下之法并用不悖,俾湿去阴复,病安不愈乎? 滋阴清解法 病案 宁某,男,61岁,1970年10月5日初诊。 半月前,因全身皮肤瘙痒而到当地某公社医院治疗,肌注卡古地钠注射液2支,2天后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起红色粟粒疹,随之皮肤大片脱落,手足部皮肤成片脱落如脱掉袜子、手套一样,经服皮质激素后,病情有所控制。检见面部、躯干、四肢皮肤弥漫性潮红伴轻度脱屑,手足部仍可见未完全脱落之厚皮,口干思饮。脉细滑带数、舌红、苔光剥。 诊断:剥脱性皮炎。 辨证:毒热入营、伤阴耗液、肤失所养,致使肌肤甲错、层层脱落。 治则:滋阴增液、清营解毒。 组方:生地30克,玄参、金银花各15克,石斛、炙龟板(先煎)、炙鳖甲(先煎)各12克、丹皮、地骨皮、茯苓皮各9克,生甘草6克。5剂。 其后以上方损益,加生牡蛎、珍珠母、熟地、白芍、丹参、麻仁等连服10余剂,皮损全消而愈。 原按:本例因肌注卡古地钠后引起剥脱性皮炎,中医认为内中药毒,毒热入于营血。证见皮肤潮红,又因阴液大伤,肤失所养,而见大片皮肤层层剥落,口干引饮,舌红光剥,故进大剂滋阴增液,如生地、元参、麦冬、石斛、鳖甲之品以润其肤;丹皮、地骨皮、茯苓皮以皮行皮;金银花、甘草解其药毒。药后潮红,脱屑减轻,尚感瘙痒,加生牡蛎、珍珠母息风止痒,最后皮肤已趋正常,仍有干燥发痒之感,加以熟地、白芍、丹参、麻仁等养血润燥之剂而获愈。 评述:卡古地钠是一种老药,化学名为甲胂酸钠,是含重金属砷的衍生物,现已少用。是20世纪60~70年代治疗慢性湿疹等皮肤病的常用药。对此药过敏者反应重,症情凶险,本例即如此。 剥脱性皮炎肌肤呈弥漫性潮红且脱屑,伴口渴思饮,舌红苔尖剥,阴伤明显。此时仅用清热凉血往往难以遏制症情发展,朱仁康常用大剂滋阴增液,辅以清营解毒,组成滋阴清解之剂,以图速效。龟板、鳖甲等重镇滋腻,峻补真阴的介类药品,外科用之不多,皮肤科尤为鲜用。然他根据患者年过花甲、热毒伤阴过重而放手投之,终妙手成春。 皮肤重症往往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能力挽狂澜,本例也用了激素治疗,所以奏效迅捷,临证切不可拘泥于“纯中医”疗法,而贻误病情,这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尤应注意。 总之,出疹性皮肤病看似小恙,但此类病不仅涵盖的病种极广,且患者大多瘙痒,重者难有宁时,对工作、学习及生活均影响极大,加之西医对反复发作者常欠彻底根治之法,故给中医提供了可以一展身手的诊治平台。 朱仁康穷半个世纪上下求索,精心总结出四大治则,为乱花迷眼的各种出疹性皮肤病指明了施治方向。这份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仅需要全部继承,且更待发扬光大。(范小苒 马继松 朱 华)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