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崔公让内外合治糖尿病脱疽 |
作者:崔炎 刘辉…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9 16:22:0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典型病例 王某,男,57岁,于2009年4月19日以糖尿病史5年,右足疼痛、溃破2个月为主诉来诊。 患者右足肿胀,足底外侧缘皮肤溃破,有大量坏死组织,渗出较多,呈脓性,味臭,溃疡面约4cm×3cm大小,溃烂较深,已至跟骨,溃烂面周围皮肤发红,右足皮温低。双侧股动脉可触及搏动,双侧腘动脉搏动减弱,双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未触及搏动,双下肢贝格氏征阳性,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数。腹主动脉及双下肢动脉MRA示:(1)腹主动脉,双下肢动脉硬化性改变。(2)左侧胫前,胫后,腓动脉多发节段性狭窄;足底,足背动脉未见显影,考虑为狭窄。(3)右侧小腿动静脉瘘。 患者为老年男性,脏腑功能减退,气血运化不足,致脉络瘀阻,日久瘀而化热,致肉腐骨脱。诊为脱疽(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证属热毒炽盛。治以清热凉血,化瘀通络。方用四妙勇安汤合通脉活血汤加减。 处方:当归20克,玄参30克,金银花20克,赤芍6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炮山甲12克,陈皮15克,甘草10克。取20剂,水煎服,日一剂。其他治疗:溃疡面外科清洁换药,日一次。用双氧水稀释液冲洗溃疡面,并逐步剪除部分坏死组织,碘伏纱布清洁覆盖包扎固定。医嘱:保持伤面清洁,干燥。勿用过热开水烫洗,严格控制饮食,及时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 二诊(2009年5月10日):右足疼痛较前减轻,溃疡面可见新生红色肉芽组织生长,周围皮肤发红基本消退,但四肢发凉仍然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药用:熟地30克,制附片9克,细辛15克,麻黄12克,丹参30克,白芥子6克,姜炭6克,生甘草10克。取15剂,水煎服,日一剂。其他治疗:溃疡面坏死组织上掺撒自制抗绿生肌散以提脓去腐,解毒活血;外涂自制仲景药霜以去腐生肌,化脓长肉,两药合用,隔日清洁换药一次。同时行分泌物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 三诊(2009年5月25日):用药后,伤面渐趋愈合,下肢发凉症状亦得到改善。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涩。药用:当归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黄芪20克,党参20克,陈皮20克,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取20剂,水煎服,日一剂。其他治疗:隔日清洁换药,根据分泌物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先用双氧水稀释液冲洗,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碘伏纱布外周皮肤常规消毒,剪除部分外周组织,后用敏感药物阿米卡星湿纱布覆盖创口,并清洁包扎固定。 四诊(2009年6月11日):右足肿胀已完全消退,溃破处干燥局限,溃疡面约1.5cm×1cm大小,溃疡面周围见大量上皮组织向中央爬行。舌质暗,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药用:当归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玉竹20克,石斛20克,麦冬20克,炮山甲12克,黄芪30克,陈皮30克,甘草10克。取20剂,水煎服,日一剂。其他治疗:创面局部清洁换药,碘伏常规消毒覆盖创口,包扎固定。 按 本案患者是在消渴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燥热偏盛,阴精亏耗,病久则阴消气耗,而致气阴两伤,运化无力;气滞血瘀,阴虚寒凝。若瘀血湿浊,阻滞脉络,营血瘀滞,日久化热,或患肢破损,外感邪毒,热毒蕴结,而致肉腐,筋烂,骨脱。证属热毒炽盛,方以四妙勇安汤合通脉活血汤加减,其中甘草用量较大,助玄参、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赤芍用至60克,以助清热凉血,行瘀消肿止痛。 二诊时热毒渐消,阳虚之象明显,方以阳和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以温阳化瘀。三诊时患者气虚血瘀之象明显,药用通脉活血汤加减。崔公让常将脱疽分为寒湿阻络、热毒炽盛、血脉瘀阻、气虚两虚四型,指出疾病是在不断发展的,要根据具体症状合理选择用药。同时,崔公让强调中医外治与内治相结合,外治在内治改善循环的基础上给予清创,有助于伤口早日愈合。本病例使用崔公让自制的抗绿生肌散及仲景药膏局部外敷。抗绿生肌散以抑制绿脓杆菌的生长,提脓去腐,解毒活血;仲景药膏是以乳剂为基质所配制的膏体,它具有PH值在5.5~7.8之间的中性特点,对伤面无刺激,无毒性,不油污衣服,具有亲水性,能与药物的水溶液充分混合,柔软润泽,长期使用不致过敏。崔公让在此类基质内加入透明脂酸酶、糜蛋白酶、蜂乳,维生素E、含锌类药物、扩血管药物及抗感染药物,可以保护伤面,分离坏死组织。二者相结合使用以化腐生肌,化脓长肉。经以上内外结合治疗后,可见溃疡面逐渐愈合,大量肉芽组织生长新鲜,溃疡周围上皮组织向中央爬行。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