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柔肝名方一贯煎应用 |
作者:贾佩琰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14 10:18:3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一贯煎,出自清代医家魏玉璜之《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一书,为养阴柔肝的代表方剂。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有滋阴养胃,疏肝调气之功效。对肝肾阴虚,气滞不运,郁而化火,胸脘胁痛,呑酸,或呕吐苦水,咽喉干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无力等有治疗作用。
方中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尤长于滋阴补肝,用为君药。故配生地滋肾养阴,藉肾水之充以涵养肝木,并可清虚热,生津液;当归养血补肝,因属血中气药,故养血之中有调血之能,补肝之中寓疏达之力,二者与枸杞相伍,补肝阴,养肝血之效益著,共为臣药。佐以沙参、麦冬养胃生津,润燥止渴;川楝子苦寒,疏肝泻热,行气止痛,肝气郁滞之痛证有热者,每恃为疏郁之要药,与众药甘寒滋阴养血药物配伍,既无苦燥伤阴之弊,又可引诸药达于肝经,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而阴血渐复。肝气得疏则诸痛可除,为治疗阴虚血燥,肝郁气滞证候的治疗方剂。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辨证属阴虚气滞者。但本方滋腻之药较多,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 病案 王某,男,48岁,1998年10月12日初诊。 主诉:胁痛2年。患者两胁疼痛,右侧为甚,伴有食少,腹胀乏力2年。曾服中、西药治疗,病情有所减轻。前日胁痛又明显加重而来门诊治疗。现两胁隐痛,右侧为甚,伴有口干口苦,两目干涩,心烦不寐,大便干燥难解,时有潮热。查:形体消瘦,舌红少津,中心有裂纹,脉弦细而数。肝肿大,在胁下4厘米,有压痛,质较软,脾未触及,肝功能无明显变化。 诊断:胁痛(肝阴不足)。治以清热养阴,柔肝止痛。 处方:沙参15克,生地15克,枸杞子12克,麦冬12克,当归9克,川楝子9克,黄连3克,女贞子12克,炒枣仁12克,旱莲草12克,菊花9克,火麻仁12克,生麦芽1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上方连服6剂,胁痛减轻,大便通畅,余症均有缓解,再用原方加减治疗,服药20余剂后肝脏缩小,在胁下1.5厘米,临床症状消失。 按:本例患者,由于病情缠绵失治,病程延长,正气必虚,诊见隐痛,两目干涩,口干口苦,时有潮热,舌红少津而中有裂纹,实为肝阴血亏虚,胁络、目窍失养,虚热內扰所致。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虚热内扰,心神不宁则见心烦不寐。脉弦主肝,主痛,细脉为阴虚,数脉为有热,合之即为肝阴不足,虚热內炽之脉象。结合脉症辨析,证属肝阴不足,胁络形体失养。故采用具有养阴疏肝之一贯煎加味治疗,使肝之阴血充盛,肝络得养,木气条达而诸症消失。(贾佩琰)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