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李今庸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24 12:55:5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李今庸教授,生于1925年,湖北省枣阳市人。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本草》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重大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共四届委员、常务委员暨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三届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务。现任湖北中医学院教授,并兼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客籍教授、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新中医》顾问、《中医药学刊》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全国李时珍学术研究会名誉主席、全国类风湿关节炎医疗中心网络及协作委员会高级顾问等职。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国医楷模”奖牌。参加了“科学大会”等全国性会议先后四次,并都集体受到中央首长接见和合影留念。 李今庸教授一生勤于教育、治学与临床,并积极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教育上,先后讲授过《金匮要略》、《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以及《中医基础学》等课程。在全国中医学院率先编写了《金匮讲义》、开设了“《金匮要略》课”,组建了“《金匮》教研组”,1963年主编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二版试用教材《金匮要略讲义》”,将“《金匮要略》课”推广到了全国。“文革”后恢复了《内经》课程和《内经》教研室,首先在教研室中创建了“图书资料库”,购置和收藏了与《内经》专业相关图书800余册。提倡教师多读书、勤写作,要培养两个习惯,即“读书习惯”和“写作习惯”,较快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在全国中医界首次开办研究生教育时,任《内经》硕士研究生导师;后又担任了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首批指导老师。治学上,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研究深刻,在中医界创造性的发展了清•乾嘉学派的考据学,运用校勘学、训诂学、古文字学、方言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避讳等结合中医药知识研究和整理中医药学古典医籍和理论,即一方面根据现代思想水平和学术发展需要,对其学术内容分为各个专题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时代化;另一方面以上述的综合研究的研究方法,释读古典医著的内容,对其长期存在而聚讼不已的大量疑难问题,提出了新见解,做到了文通理顺。第一个提出了“楚医学”的概念,对“楚医学”概念作了时间上的界定以及对楚医学的专门研究。 在临床医疗上,李今庸教授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尤长于治疗内科和妇科疾患,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力主中医药学灵魂不能丢,坚决保持中医药学特色和优势,坚持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坚持在中医药学理论 指导下的辨证施治,病万变,药亦不变;提倡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检查手段,来延伸中医药学望、闻、问、切“四诊”,积累资料,以中医药学理论及其思维方式为指导思想,综合分析,找出新的规律,把它纳入辨证施治中,以发展辨证治疗;在选方用药上,主张“方不在大,中病即效;药不在贵,对症则灵”,即选用平易而非贵重稀有之药品,强调因病用药,有是证用是药,多以小方收效。 1925年 出生于湖北省枣阳县(今枣阳市)唐家店一个医生家庭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