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沈自尹
作者:中医人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1 10:25:34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辨病与辨证灵活结合

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是“辨证论治”,所以“证”为中医精华所在,但西医对证不了解很难接受,这样既影响中医事业发展,又影响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沈教授为此进行不懈努力,以大量的临床实例和科学实验,取两种医学理论体系之长,认为对于某一个病种或某一个病人,在深入了解其病因、病理、生理、生化的特殊变化以及疾病发展中的证型演变,从中、西医两个方面理论高度辨别剖析,在病与证处找结合点,取长补短,明确现象与本质,从病证处找结合点,或舍病从证、或舍证从病,病证互参,能有效地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如无黄疸型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病是内科常见病,多见病毒感染后肝细胞炎性肿胀以致肝内血流不畅肝脾肿大等病理变化,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采用保肝姑息疗法,许多患者因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而发展为肝硬化。中医认为肝病是由于湿热内蕴,或肝郁气滞致气血运行不畅久之可入络形成症瘕结聚。沈教授认为肝病多由湿热蕴结肝胆引发,湿热之邪又易耗气阴,气阴受损使肝病愈加缠绵难愈,久则症瘕结聚形成。湿热之邪不去,患者难以康复,针对这种情况,沈教授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的治则,舍病从证,确立清热利湿、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则,辨证用药。若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病兼有活动性变化ALT升高者,临证以湿热多见,当先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丸加垂盆草、板蓝根、茵陈、虎杖、广藿香等,待ALT降至正常,湿热化解后再选用补气的党参黄芪,养阴的鳖甲,补血活血的当归丹参,清热燥湿的苍术陈皮,如B超提示肝内光点增粗密,或有肝硬化,或有脂肪浸润趋势,取《金匮要略》下瘀血汤之意,或选桃红四物汤,加软坚的鳖甲、炮山甲、牡蛎等药调治。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活血化瘀药具有抗纤维化作用。按上法进行治疗病情往往能得以有效控制,有部分患者还能在短时间内肝功能恢复。再如慢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增殖型、混合型,在中医辨证归属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多见,但按此证论治,在消除蛋白尿的效果方面收获甚微。然而通过从西医对其病理认识是由于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致管腔狭窄,并有纤维蛋白栓子的阻塞等变化。虽然其临床并无明显瘀证的现象,但从其病理机制来分析其有瘀证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舍证从病,用活血化瘀兼以清热凉血法治疗,使尿蛋白流失得以明显改善。

沈教授以西医的“病”为径,中医的“证”为纬,在径纬交叉处找到中西医结合点,提出辨病和辨证灵活结合的学术观点取两种医学理论体系之长,或舍病从证、或舍证从病、或病证互参具体方法,一方面改变中、西医简单相加局面,更重要的是弥补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片面性,有效地提高中医识病与治病水平,同时为发展中医,开创中西医结合道路及形成中西医结合理论奠定了基础。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有机结合

中医辨证着重于功能方面来认识。沈教授认为任何功能改变必然以形态、代谢改变为基础,“证”亦必有其微观的表现和物质基础,功能与形态、代谢是统一的。如何从功能改变证实形态、代谢改变,从而阐明“证”的物质基础。在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沈教授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微观地认识机体的形态、代谢变化和功能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在中医的宏观辨证基础上用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证”,综合多方面微观辨证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如对于哮喘防治研究中,沈老师发现有些哮喘患者无肾虚的临床表现,但其肾上腺皮质有类似肾阳虚隐潜性变化,故其本质仍属肾阳虚范畴,采用温补肾阳方法后,有效控制哮喘疾病复发。

6证治经验编辑预防支气管哮喘季节性发作

古人言“未发时扶正气为主,既发时以攻邪气为主”“治喘咳不离于肺,不只于肺”“发时治肺,平时治肾”。传统医学有“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基本治则,沈教授认为对于喘证的治疗,尚需有个过渡阶段,使疾病不易反复,治疗上也有连接过程。为了减少或减轻喘证复发次数与程度,将治则分为三个阶段。

1.病初、或慢性急性发作、或春秋交沟之季,“治标”。以宣肺为主。热证(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加减);寒证(三拗汤、小青龙汤等加减)。

2.病情渐缓时期“标本兼容”。标本兼容:宣肺补肾兼顾。肺肾阴虚(三拗汤+左归丸加减);肺肾阳虚(三拗汤+右归丸加减)。

3.表解渐愈“治本”。治本以补肾为主。肾阴虚(左归丸+玉屏风散加减);肾阳虚(温阳片,或右归丸+玉屏风散加减)。

用药特色

淫羊藿(仙灵脾)

沈教授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仙灵脾有提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且保护外源性皮质激素抑制神经内分泌免疫的作用,且对肾上腺皮质有直接保护与促进的效应。根据古书记载仙灵脾药物功能及现代药物研究的机理,选用仙灵脾配附子补骨脂菟丝子生地熟地等药作为预防支气管哮喘季节性发作和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常与仙茅、巴戟天等温肾阳药相伍治疗阳痿,用量为20~30g;采用仙灵脾药量递增方法,与生地相伍戒除激素;与生地当归白芍首乌合三甲饮相伍随证加减,或配鹿角为伍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配以附块、桂枝、川椒、泽泻车前子等药治疗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结水症;配以熟地巴戟天补骨脂杜仲骨碎补等治骨质疏松;配以左归饮或右归饮延缓衰老,均能提高疗效。

科研成果

沈教授抱着为国家民族争光的信念研究中医精华,对事业执著锲而不舍, 不断突破医疗和科研方面的难点,取得了可喜成就,他曾于1959年获卫生部“发扬医学遗产”金质奖章与奖状;1978年“肾本质的研究”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肾”的研究获卫生部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81、1983、1985年“肾阳虚证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对比研究”、“温阳片预防支气管哮喘季节性发作及其原理研究”、“温肾利水法治疗肾盂积水及其原理研究”分别获卫生部乙级重大科技成果奖;1987年“补肾法对老年(男)性腺轴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等科技进步奖;1992年“补肾益气延缓衰老的研究”获国家教委二等科技进步奖;1996年获得建国以来第一次以民间形式对国际上中医药重大成果获得者,并达到首创与公认的开拓者颁发的中国广州仲景中医药杰出成果奖,先后共获21项国家级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