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格桑平措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8 9:27:5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62211402383173105.jpg

    格桑平措,男,1945年10月生,西藏山南人,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西藏山南地区藏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他致力于藏医药事业继承发展,研究、整理藏医药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研发藏药制剂,坚持奉行藏医特色优势和疗法,带领山南地区藏药炼制技术走在了全区藏医界前列,为全国各地多所藏医医院、学校建设贡献力量。

  1966年毕业于拉萨门孜康藏医药专业,政协西藏山南地区委员、西藏自治区第五届、第六届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西藏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西藏山南地区藏医医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西藏自治区名老藏医。

  格桑平措从事藏医药工作50余年来,带领山南藏医药后继力量,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区党委和地委保持高度一致,始终致力于藏医药事业继承、发扬和发展。

  一、坚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

  作为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先后发表过《藏药剂量手册》、《藏药对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体会》、《科学分析尿液能治疾病的初步论述》、《山南地区名老藏医简介》、《雅砻是藏医药发祥地》、《论两种心脏疾病》、《谈胃恶性肿瘤的诊治及预防措施》等论文。由他和山南藏医院已故专家加央伦珠一起多年潜心研究,并亲自参与指导研制的藏药“汤庆卡擦尔”、“堆兹窍门”和“强伦丸”等,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藏药制剂品种,在治疗相关疾病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二、坚持奉行藏医自采、自制、自用和放血、艾灸、拔罐、药浴等独特优势。

  在他的带领和亲自指导下,1990年山南藏医历史上第一次仁青“坐台”炼丹成功。不仅填补了山南藏医药历史上无藏药“坐台”炼制的历史空白,而且使山南地区藏药炼制技术走在了全区藏医界前列。截至目前我院已在格桑平措等老一辈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成功炼制了六次仁青“坐台”。同时,培养出一批年轻学徒,使此项技术得到继承和发扬。

  三、坚持以培养年轻藏医药后辈力量为己任,传思想、授经验毫无保留。

  作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数百名藏医药人才在他的教导下得以成长,数十名师承弟子在他的教导下得以顺利出师。其中包括荣获中国医院优秀院长、现任西藏山南地区藏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扎西次仁。他亲自参与指导编辑成册的《西藏自治区藏医三基训练》、《西藏自治区藏医外治指南》、《西藏自治区基本藏药目录之藏药配方》、《国家基本藏药目录之临床应用指南》、《全地区藏医基本护理临床操作规程》、《藏医常见病操作规程》、《常见急诊病例藏医诊治常规》、《藏医十项适宜技术操作指南》等通俗易懂的藏医临床实践教材,已成为全区范围内相关专业主要教材,为后人学习实践相关专业理论及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帮助。

  四、坚持不遗余力参与社会活动,为藏医药事业发展呕心沥血、建言献策。

  在他的积极努力与争取下,作为他所在原先山南地区人民医院藏医科于1987年正式升格为独立县级单位,与地区人民医院同级。在短短十几年内,医院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制剂楼、文化博物馆、特色大楼等相继列入国家、自治区和援藏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并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在他的积极努力与呼吁下,加央伦珠等当年在民间的数名老藏医聘请到山南地区藏医医院工作;在他的努力下,1992年西藏山南地区行政公署与瑞士红十字会合作,在吐蕃故都所在地、现在的西藏山南琼结县境内开办了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琼结松赞藏医学校。在他的积极努力与建言下,1992年西藏山南地区行政公署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在首都北京成立了藏医药在祖国内地的首个宣传窗口——北京藏医医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