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谈问诊与疗效:皮肤瘙痒症与急性肠炎验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江苏省大丰市中医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30 9:35:33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问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古今医者非常重视。《内经》有“问而知之为之工”之论,通过问诊了解掌握病情者,是一位高明的医生。一般疾病只有通过问诊才能全面地了解其发生、发展及诊治经过,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尤其是对病情复杂或诊断困难的病人,详细而深入的问诊尤为重要。反之忽视问诊,常会导致漏诊或误诊,给辨证、用药带来错误。因此,临床医生问诊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病的疗效。下举2案予以说明。

1 皮肤瘙痒症
  
王某,男,16岁,1994年9月15日初诊。日晒、运动后浑身瘙痒、烦热3个月。笔者询问发病前后经过时,尚知其6月参加学校长跑比赛,至终点时浑身大汗,衣衫湿透,热不可奈,随即用自来水冲头许久,大汗渐收。数天后便出现每被日晒或稍事运动则浑身瘙痒,烦热难忍。早晨骑车上学必在日出前,下午放学回家必待日落后,中午只好改为带饭在校吃。体育课不能参加,骑车只能慢速度,至后来不能吃热食,患者痛苦不堪,多处求治无效。刻诊:面红,舌红、苔薄黄,脉大稍数。全身无疹点,只见搔痕累累。据证分析,病起于夏令,剧烈运动,大汗出时以冷水冲头之后,头为诸阳之会,皮肤为脏腑藩篱,大汗之际毛窍开张,以散体内之热,突以凉水冲淋,令毛窍闭束,以致凉遏热伏。而日晒、运动、热食又可加重内遏之热,故瘙痒、烦热。治以解表通闭,辛凉宣泄法。拟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麻黄厚朴各5 g,生石膏30 g,苦杏仁、六一散(布包)、栀子连翘蝉蜕各10 g,香薷3 g。3剂,每天1剂,水煎服。
  
半月后患者家长来告,服药3剂后,一切复常,日晒、运动、热食之后痒热不作矣。
  
按:此案从问诊中得知起病的缘由,进而深入分析得出凉遏热伏为其病机,再立治则,选方用药丝丝入扣,故效如桴鼓。

2 急性肠炎
  
李某,男,26岁,1996年9月15日初诊。腹痛、腹泻已10余天。10天前开始腹痛、腹泻,每天3~4次,曾用中西药治疗1周,不见好转。细阅病历,其辨证为大肠湿热泄泻,重用芩、连、白头翁白芍等。西药予氟哌酸,理法方药可谓合拍,为何用药1周不效呢?细察患者舌偏淡、苔薄白,脉浮略缓,似有风寒夹湿,失于表散之象,故追问发病时及现时情况,患者诉说起病时有发热、头痛,背脊?痛,现在背部仍有?痛不适感。脉证相参,辨为风寒夹湿,治失表散。改投益气解表,行气化湿法,方选人参败毒散加减。处方:党参15 g,茯苓柴胡、羌活、独活、川芎藿香、紫苏叶各10 g,白芷5 g,炒枳壳桔梗各6 g。3剂,每天1剂,水煎服。嘱药后要稍出汗,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3天后患者告知,服1剂,全身微微汗出,腹痛腹泻有减,服药3剂,腹痛腹泻症除。
  
按:腹泻有外感内伤、寒热虚实之分,此案前医以大肠湿热论治乏效,经询问各症和服药情况,诊断其为外感风寒夹湿,治失表散。为使病邪由里出表,故遵古人逆流挽舟之法,方选人参败毒散化裁,肠炎遂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