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何任
作者:何若苹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4 20:40:2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中医人www.tcmer.com编辑整理,严禁转载!!)治病善用经方

  何任学验俱丰,从医近50年,始终坚持医疗工作,临床以内科、妇科为主,悉心诊治,务求疗效确凿。


  对内科杂病,何任常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之经方,尤以《金匮要略》方取效。他认为,仲景之经方,组方有法,配伍有制,运用恰当,疗效确凿。例如用麻杏薏甘汤治疗表湿,用小青龙汤治疗喘息,用风引汤治疗癫痫,用下瘀血汤治产后瘀闭,用当归芍药散、温经汤治妇科病,用金匮肾气丸治肾炎,用桂枝获苓丸治子宫肌瘤,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风疹,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痰喘,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用赤小豆当归散治疗便血,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用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证等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曾有一中年妇女患者,西医诊为“脑萎缩”,神情呆滞,步履困难,经何任投四逆散加味14剂,步履自主,言语对答清晰,足见其运用经方之纯熟。


  何任治疗时病、急证有胆有识,于湿温研究尤深。湿温是时病中的大证。他在“谨守病机,细心体察,随证施治”原则指导下,常常收到较好的疗效。如治一湿温患者,初则根据表湿的症状投以豆卷、豆鼓等解表化湿之剂;继则根据身热、胸部红疹、神昏,投以三仁汤、竹叶石膏汤、安宫牛黄丸;尔后又针对突然大量便血,四肢厥冷,脉细如线,而急投别直参、黄连阿胶汤合犀角地黄汤,使患者便血止而神志转清,最后以益阴和胃之剂善后治愈。他认为治湿温病要胆大心细,初则芳化表散,次则清化,终则滋养。此是常法,临证却要注意通常达变。他治急证亦有明确的针对性,如治一误食野蘑菇中毒患者,在没有现代医疗设备情况下,他以玉枢丹为主药,单纯用中药治愈了这一重病人。


  何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他根据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化裁创制的“和胃止痛散”,对溃疡病、胆囊炎、肠炎引起的脘腹疼痛,止痛迅速,疗效显著,已被浙江中医学院制剂室制成“脘腹宁”膏剂,试用于临床,颇受欢迎。1987年他还根据自己临床积累的经验,研制了具有和胃、醒酒、消胀、助消化作用的“舒胃宝”,已正式投产,为中医药事业增添了光彩。(中医人www.tcmer.com编辑整理,严禁转载!!)


  对妇科病,何任则继承家学,多采用傅青主方,以取其“论极精详,方皆平易”之长。如对月经不调,常采用定经汤,初产诸疾常不离生化汤,老妇下血用安老汤以及妇科培本之安奠二天汤。对治崩漏、他采历代女科之长,本“血崩当辨虚实,实者清热凉血,兼补血药;虚者升阳补阴,兼凉血药”的原则,常以宋代陈素庵黑蒲黄散取效。对久崩不愈者,则采用通补奇经法为治,常收到满意的效果。


  何任治病常着眼于扶正培本,强调脾肾之重要。认为“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补肾而不补脾,则肾之精何以遽生,是补后天之脾,正所以补先天之肾也。脾肾可不均补乎”?对白血病、糖尿病、癌症等,分清邪正盛衰之程度,重视从培本论治。何任曾治疗一位黄疸半年以上不退、经许多医院治疗无效的患者,他用“疸久不愈当补脾”的培本法,很快得到治愈。在方药的选择方面,他崇尚少而精,重在药证相对。对慢性疾病则倡导“验不变法,效不更方”,反对轻率改法变方。他还善于辨证与辨病结合,选用单方、单药治疗疑难重症。

潜心于《金匮要略》的研究

  《金匮要略》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最早的内科杂病方书,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因年代久远,文辞晦涩,错讹颇多,亟待整理研究。有感于此,40余年来,何任从理论到临床,孜孜不倦地对该著作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国内外研究《金匮要略》的知名专家。50年代,研究《金匮要略》的专著尚且不多,195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何任的第一部研究《金匮要略》的专著——《金匮要略通俗讲话》。1960年又出版了他的《金匮要略归纳表》。前者将深奥的《金匮要略》原文,用浅显的白话表达,使其通俗易懂;后者则是他从事《金匮要略》教学的经验体会,将丰富且又琐碎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这两部书的出版,对中医界学习和继承《金匮要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金匮要略通俗讲话》自1958年问世后,前后印刷5次,印数达20万册。《金匮要略归纳表》则广为《金匮要略》教学所使用。1981年、1983年他又在上述基础上,将多年临床应用《金匮要略》方剂的经验、体会加以补充、发挥,分别出版了《金匮要略新解》和《金匮要略提要便读》。鉴于何任研究《金匮要略》的造诣,1983年,卫生部委托他主持卫生部科研项目——“《金匮要略》整理研究”,并承担全国《金匮要略》函授教材的编写。在从事“《金匮要略》整理研究”这一科研工作中,何任选择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孤本——元·邓珍刊本为校勘的底本,悉心校勘,补缺正误,剖析疑难,历时4年,三易其稿编成《金匮要略校注》一书,1988年9月通过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审定。专家们称之为当今《金匮要略》的最佳版本。


  何任研究《金匮要略》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在国外也有较大的影响。早在1981年10月北京“日中《伤寒论》学术交流会”上,日本访中团团长、医学博士藤平健就曾赞扬何任的有关《金匮要略》专著是“中医学杰出著作”。1985年12月他应日本东京医药专门学校的邀请,去日本东京作《张仲景方之应用》的讲演,并同时为东洋学术出版社作“《金匮要略》之认识”的学术讲座,深得好评。东京医药专门学校校长、医学博士桑木崇秀先生称何任为研究《金匮要略》的“第一人者”。

 除《金匮要略》外,何任对《伤寒论》等其他古典医著亦有广泛而深刻的研究。40多年来,出版的著作有15种,撰写的学术论文近百篇。  数十年来,何任在中医药园地里辛勤耕耘,成绩斐然,深受中医界的同道和师生们的好评。1978年他出席了第六次中国共产党浙江省代表大会。1981年10月8日《浙江日报》第四版以“献身于洁白事业的人”为题,报道了何任的事迹。现在他虽年逾古稀,仍壮心不已,不知疲倦地奋战在中医教育、医疗、科研战线上。“老年明知夕阳短,无待扬鞭自奋蹄”,是他为浙江中医学院外宾接待室所写的条幅,也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作者:何若苹)

简历

  1921年1月11日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0年 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
  1947年 创办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
  1950—1953年 任杭州市中医协会主任委员。
  1955—1959年 任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
  1959—1979年 任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
  1978—1983年 任浙江中医学会副会长。
  1979—1984年 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

主要论著

  1 何任.实用中医学(第1~3集).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1947.
  2 何任.医摘便览.杭州:中国医学函授社,1949.
  3 何任.金匮要略通俗讲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
  4 何任.金匮要略归纳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5 何任.医宗金鉴四诊心法白话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6 何任.金匮要略新解.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7 何任.何任医案选.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8 何任.金匮要略提要便读.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9 何任.何任医论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0 何任.金匮要略讲义.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1 何任.湛園医话.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2 何任.金匮要略解说(日文版).东京: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1988.
  13 何任.金匮要略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4 何任.金匮要略语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5 何在中医对心脏病的认识和处理.中医杂志,1955,(5):14—16.
  16 何任.我对中医进修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浙江中医杂志,1956,(试刊号):1719.,
  17 何任.几种有痛症的疾病在祖国医学上的认识.中医杂志,1956,(4):174—179.
  18 何任.略述多寐证的论治.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11):29.
  19 何任.眩晕证论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5):1011.
  20 何任.痫症议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16.
  21 何任.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专题笔谈).中医杂志,1984,(8): 4—5.
  22 何任.对《伤寒论》方药的认识和应用.中医杂志,1984,(12):45.
  23 何任.肿瘤扶正去邪治法蠡测.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5,(1):14.
  24 何任.肺炎(专题).中医杂志,1985,(3):12.
  25 何任.高血压(专题).中医杂志,1986,(2):11.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