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董建华 |
作者:作者:陈…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7 16:04:06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董建华在继承先师学术的基础上,集百家之长,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在治疗内科、妇科及儿科疑难重症及多发顽症方面有独到之处。特别是治疗脾胃病和热病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 脾胃病是现代常见病,多发病,他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推导,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前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的理论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强调胃气和降是胃主要生理特征。胃为水谷之海,主要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胃气得降,则“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胃病的病机则是以种种原因造成的胃失和降为主要特点。气滞、血瘀、湿阻、食积、痰结、火郁、寒凝、劳倦等都可使胃气失其通降之职,而出现一系列病证。同时,胃为多气多血之府,胃府为病必然会出现气血的损伤。一般说来,初病多在气,病症以胀为主;久病多伤血络,病症以痛为主。从病程的长短及症状特征可以初步区分胃病的性质。总的来说,其病机演变是从气滞到血瘀,然后发展为气血阴阳虚损的这样一个过程。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生活状况之差异,前人治疗脾胃病,重于脾而轻于胃。他发现现代人的脾胃病与前人之异,治疗脾胃病重于胃而轻于脾。他认为治疗脾胃病当以疏通气机、调畅气血、疏其壅塞、消其郁滞,使上下气机通畅则升降有序,阴阳寒热调和,胃病自除。在临床治疗中,他总是迅速地从大量的症状中抓住主要症状,结合面色、舌象、脉象,准确地辨清气血、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理气通降、理气活血、化瘀通络、降胃导滞、通腑泻热、滋阴通降、辛开苦降、疏肝理气、升清降浊、散寒通降、辛甘温阳等10余种方法,并自制了胃苏饮、胃痛宁、化瘀煎、温胃汤、养胃汤等系列胃病方剂和成药。良好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他曾经治疗一例胃病患者,胃痛反复发作20余年,有时剧痛难忍,有时隐痛绵绵,终无宁日,虽经多方治疗,未能取得效果。诊时体瘦面黄,胃痛午后及夜间为甚,疼痛难忍,纳少便结,经董建华辨证属气滞血瘀,以瘀为主,用理气降逆、活血化瘀治疗,仅服5剂,胃痛基本消除,又经2诊治疗,20年重疾霍然痊愈。被西医认为不可逆转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也不同程度地好转或得以痊愈。 在治疗热性病方面,他辨证准确,处方精练,用药简捷轻灵,看来平淡无奇,却有惊人的效果。外感热病往往变化快,危重症多。他认为中医治疗外感病一方面要注重逐邪解毒,另一方面调整机体气血脏腑功能也不能忽视。他治疗外感病善于抓住病性、病位、病机,以轻宣透达、疏通气血为主要特点。一些急重热病,经多种治疗无效,经他3剂汤药治疗就可热退身凉、脉静而转危为安。如治疗一位老人,高热一月余,体瘦、舌红、苔灰腻,经他人治疗多次毫无效果。他辨证认为,患者虽然年迈阴虚,但中焦湿热阻滞,故高热不退,屡治无效。他用豆卷栀子汤加味,3剂服下,热即退净,再予调理。患者和学生们都惊叹不已。 董建华精湛医术蜚声于海内外,慕名而来的患者甚众,有专程从海外归来的华侨,也有从偏僻地方来的农民,他都一一精心诊治,其中不少疑难重症,中医、西医治疗未获效的,通过他的治疗获得很好的疗效。
董建华在长期从事中医工作过程中,十分关注中医事业的发展和前途,在教学时,他谆谆教导学生热爱中医工作,练好基本功,在继承前人学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他强调,学习西医或其他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决不能见异思迁,学了西医,丢了中医。他致力于中医事业的精神,给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受到深刻的教育。在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以后,更是时时刻刻把发展祖国中医事业作为己任,多次在政协和人大会议上发言,呼吁全党全国重视中医工作。他在1980年全国政协会议小组会上的发言《大力发展中医事业》在《人民日报》刊登以后,在全国中医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中医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接着在1983年的中医辩证法学术讨论会上,作了《当代中医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的讲话,并发表于《大自然探索》和《大公报》上,引起了国内和港澳中医界的高度重视。他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以后,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每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都召开一次来自各省市代表团的中医代表的座谈会。听取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同志一起共商振兴中医之大计。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和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议案和建议。如关于中医立法问题、中医发展规划、中医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等问题,均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肯定,有些正在落实。他还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迅速抢救老中医的学术和经验”的建议,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决定恢复中医教育的师承办法,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继承名老中医经验拜师大会”。组织了一批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临床经验的中高级中医师,继承老中医经验。这一计划,无疑将为推动和发展中医事业起到重要作用。
1918年12月17日 出生于上海市青浦县。
1 董建华.伤寒论释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