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针灸推拿加TDP 治疗慢性鼻窦炎22 例
作者:黄建辉  文章来源:解放军91780 部队医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1 15:28:2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针灸;推拿; TDP ;慢性鼻窦炎
  [中图分类号]  R765. 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0754 (2005) 02 - 0137 - 01
  慢性鼻窦鼻炎为多发病、常见病,无季节性,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属中医“鼻渊”、“脑漏”范畴。以鼻流腥臭脓涕、鼻塞,或嗅觉失灵、或伴有头痛为特征。笔者采用针灸推拿加TDP 治疗该病22 例,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22 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12 例,女性10 例;年龄6~45 岁;病程最短3 个月,最长12 年。症状为长期鼻塞、鼻流浊涕,量多,嗅觉减退。常有头痛,多局限于前额、面颊或枕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查体:鼻粘膜充血水肿,呈暗红色,中鼻甲肿大或肥大,中鼻道或嗅沟有脓涕积留,中鼻甲可呈息肉样变或中鼻道有息肉形成。X 线照片示鼻窦有炎性改变。

2  治疗方法
2. 1  取穴 迎香、鼻通、印堂攒竹

2. 2  操作 迎香向内上平刺0. 5~1. 0 寸,透鼻通。局部胀痛,可扩散至鼻部,平补平泻或捻转补泻法;攒竹向下斜刺0. 5~1. 0寸,局部及眼眶周围酸胀,手法用平补平泻或捻转补泻法;印堂沿皮下向鼻根方向捻转透刺0. 5~0. 8 寸,得气后继续捻转10~20s ,鼻根部呈持续性酸胀后留针20~30 min ,每隔10min 捻针1 次, 以加强刺激; 鼻通向下方斜刺0. 5~0. 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鼻额、眼球部,平补平泻或捻转补泻法。
留针的同时配合TDP 照射:患者仰卧位,直接照射鼻部,照射距离约30 cm ,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宜。每天1 次,每次20 min ,10 d 为1 个疗程。

推拿:嘱患者以食中二指指尖叩打鼻翼两旁,每天2 次,每次10 min ,10 d 为1 个疗程。

3  疗效

3. 1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无任何不适。有效: 鼻塞消失,头痛缓解,嗅觉明显增强。

无效:症状治疗前后无改善。

3. 2  临床疗效 22 例中,痊愈16 例,占72. 7 %;有效6 例,占27. 3 %;总有效率为100 %。

4  典型病例
某患者,51 岁,2002 年9 月11 日就诊。鼻塞、鼻流浊涕12 年,嗅觉减退,伴前额头痛,检查见鼻黏膜充血水肿,上颌窦区压痛,中鼻道有鼻息肉形成。按上述方法治疗, 3 个疗程后痊愈。1 年随访无复发。

5  讨 论
  本病属中医“鼻渊”“脑漏”范畴,因风寒袭肺或风热邪毒,热郁于肺,肺失清肃,邪热上结于鼻,或胆经郁热,移热于鼻;或湿热邪毒,郁困脾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停聚鼻内形成本病。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 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止痛、调节生理机能等功效。迎香,手阳明大肠经穴,大肠与肺相表里。肺开窍于鼻《, 灵枢. 脉度》“: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穴近鼻旁,能主治鼻部疾病。鼻通,位于大肠经迎香穴上方,约处于鼻柱外侧缘中部,内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功同迎香。印堂,经外奇穴,穴近鼻根部,位于督脉,督脉经过鼻梁正中,可治鼻疾。迎香、鼻通、印堂(或攒竹) ,分别位于鼻柱上、中、下三部,鼻腔外侧周围,三穴同用,有利于加强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针灸推拿三穴有助于调节肺、脾胃、肝胆之功能,起到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作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