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以拇指与余指对合着力于施术部位,反复交替捏拿的手法,称捏法。 1.体位 坐位或者卧位。 2.操作 术者的拇指与四指的指腹对合力交替、反复、持续、均匀地捏拿皮肉肌筋。使局部在指的不断对合转动下捏起,再以手的自然转动,使皮肉肌筋自指腹间滑脱出来,如此反复交替进行,循序移动(如图12—55)。 3.要领 术中要用力均匀,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灵活自如,按其经络、穴位捏而拿之,不可呆滞,注意保护皮肤。移动应顺着肌肉外形轮廓循序进行。 4.作用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5.手法应用 (1)捏颈肌法 1)体位 坐位或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两手并置于风池穴处,拇指在颈肌外侧,余指在颈肌内侧,将一倾:颈肌微向上拿起,自上向下捏拿到肩中俞反复数次,左右分别进行(如图12—56)。 3)要领捏拿移动宜缓慢,用力均匀,以皮肤微红为度。术时肌肉有拉扯感及酸、胀感。术后头脑清爽,颈项灵活。 4)作用 调和气血,解痉止痛。 (2)捏脊法 1)体位 俯卧位。 2)操作 术者两拇指桡侧面置尾骶部皮肤,食、中指前按与拇指相对用力捏起皮肤,随捏随提,双手分别捻动向前推移到大椎穴处,进行捏拿推捻提放按揉脊柱及两侧肌肤,连续操作5~6遍。另一种手法是拇指在前,食指屈曲在后进行上述捏拿推捻提放按揉等手法动作(如图12—57)。 3)要领 以指面挤捏肌肤,不能用指端,否则易疼痛。捏拿肌肤用力要均匀适当。捏拿多则不易前推,少则易滑脱且疼痛。重则欠灵活,轻则不得气。每捏拿三次提拿一次。操作时,腕部放 松,动作要协调灵活、连贯。 4)作用 消积导滞,健脾和胃,调正阴阳,通经活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 (3)捏上臂法 1)体位 仰卧位,上肢外展。 2)操作 术者以一手拇指置上臂外侧,余四指置臂内侧青灵穴处着力捏压,反复操作1~2分钟(如图12—58)。 再以拇指置上臂外侧,其余四指置极泉穴下方,自上向下沿肱骨内缘逐步下移经青灵到少海穴止进行捏压2~3分钟。
3)要领、 ①捏压下移时应缓慢而有力。 ②沿经穴位捏压时应有麻木和温热感。术后上肢轻松而有力。 4)作用 疏调经脉,理气宽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