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孙树椿治疗筋伤疾病的学术经验特点
作者:唐东昕1 …  文章来源:贵阳中医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20 17:03:14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孙树椿主任医师是国内著名骨伤科专家,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国家骨伤科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近四十余年来, 孙教授一直从事骨伤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善于运用中医手法治疗骨伤科筋伤疾病; 他积极提倡中医手法的治疗, 为弘扬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了贡献。笔者有幸师从孙老, 今整理孙老师的学术经验如下, 以飨同道。

理论与临床并重

孙老强调学习手法必须对人体正常筋骨的结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如《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所述: “必先知其体相, 识其部位”。孙老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基础理论扎实, 毕业后曾到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学习西医手术。当时国内骨科手术技术也刚刚起步, 为了尽快掌握手术要领, 他用业余时间, 亲手把借来的手术入路图画下来进行揣磨研究, 而后主刀十余年, 这些都为孙老手法的精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旦临证, 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 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只有夯实基础, 才能得心应手。孙老几十年如一日, 临床不歇, 如今已近七十高龄, 仍坚持出门诊, 坚持亲自给病人诊治及手法治疗, 就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临床, 在临床中不断验证, 不断发展。孙老在培养学生时,常教育学生”心到、眼到, 不如手到”, 只有多接触病人, 才能找到手下的感觉, 才能把理论运用在临床诊治中。孙老强调, 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能更好地提高手法的技艺。孙老师自始至终把理论与临床并重的理念贯穿于临床实践中, 并身体力行做好榜样。

辨病与辨证结合

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想最早始于张仲景, 在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成为临证之准绳。孙老认为, 有病就有证, 辨证才能识病, 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临床诊治时, 既要辨病, 又要辨证; 只有病、证合参, 才能选对适当方药和恰当的手法。他认为,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只是临床诊治中的一个模式, 我们应该在立足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 合理利用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检测手段, 拓宽延长自己的诊断视野,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去分析观察疾病内在的病因、病机和演变规律。尤其对于骨伤科来说, 必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查手段。孙老在诊治颈椎病的过程中, 就强调X 线影像学对临床的辨证分型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X 线片观察颈椎曲度的改变可以对颈椎的肌肉紧张状态加以间接描述和反映。正如中医学所说”欲知其内, 当观乎外; 诊于外者, 斯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 也未必全需要做MRI。颈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脊髓型颈椎病要根据临床体格检查, 是否伴有下肢锥体束征,且根据中医辨证是否属痿证, 需要手术治疗, 再决定MRI 检查。若临床检查虽有脊髓受压, 中医辨证属痹证者仍可行中医保守治疗。这是孙老运用现代医学手段将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最好体现。

在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 施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治则。孙老强调, 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不仅要把握每个不同疾病的自身规律而”异病异治”, 还要掌握”同病异证”只是在”同”的基础上的”异”, “异病同证”在”异”的基础上的”同”。此处所指的病, 虽指的是中医病名, 如今也沿用于西医的病名诊断, 尽管西医诊断各种病种有其不同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但也有不少病却有中医同一证候表现,因此辨证立法时常是同一治则。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横突综合征、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等主要由血瘀气滞、脉络闭阻等因素引起腰部疾患, 孙老均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治疗。这体现了以证为主、以病为辅,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的理论。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