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极危植物五裂黄连遭非法采挖,专家紧急保育
作者:曾福泉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12 8:25:55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李攀博士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深处拍摄到的野生五裂黄连。 本文图均为 浙江在线 图浙江在线1月11日讯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的实验室里,这两天多了一位来自云南的珍贵“客人”——国家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五裂黄连。它们此前遭到非法采挖,浙大专家现正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加以保育,扩大种苗繁殖,未来有望野外返种。

  五裂黄连是黄连属植物的一个种。黄连属植物都含有黄连素,中医非常看重其清热解毒的功效,野生植株因此长期被过度采挖,目前该属植物大都处于濒危状态。 五裂黄连更为特殊,因为它还是一种极小种群植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其濒危等级列为“极危”,仅次于“野外灭绝”。

  面对眼前这批几天前从云南火速寄到杭州的五裂黄连,浙大生命科学学院李攀博士感到亲切又怜惜。他上一次看到它们是在2017年9月,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山深处。“在终年云雾缭绕的群山中,我们看到这些五裂黄连生长在近山顶处岩石表面的土壤上。全球只有在位处中越边界的这条山脉才能找到野生的五裂黄连。”李攀说。

  李攀和其他浙大专家们参加的是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负责调查云南、广西、贵州地区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并采集种质资源。“极小种群,顾名思义就是种群数量极小,分布非常狭窄的物种,它们受人类干扰严重,随时面临灭绝危险。”李攀介绍,浙江也存在着不少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著名的普陀鹅耳枥,野生的仅有一株,被称为“地球独子”。

  “在分水岭,我们和保护区的同志们一道,冒雨走了7个小时,不知摔了多少跤,在山中各处一共发现了约20株五裂黄连。”李攀说,当时约好,等来年3月开花时节,再来调查。结果前两天保护区喻智勇主任的来电让李攀大吃一惊。喻主任日前在当地一个集市上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药农在卖刚挖来的药材,“一眼就认出里面有我们之前调查过的五裂黄连”,于是立即向森林公安报告。执法人员共收缴了50多株被非法采挖的五裂黄连,所幸植株基本保存完好,用苔藓仔细包裹根部后,便马上寄给了浙大,以开展下一步保育工作。

  姜维梅老师展示组织培养的五裂黄连。这些五裂黄连尚未开花结果,如何繁育下一代?浙大专家提出采用组织培养技术:采小半片叶子、一小段芽儿,利用培养基,在密封的玻璃罐中就能诱导植物分化出其他组织,最终长成完整植株。浙大生命科学学院组培技术专家姜维梅老师介绍,五裂黄连组织培养的现有资料不多,消毒除菌、培养基配方等各环节都有大量工艺需要自主探索。目前,第一批组织培养已经开始。

  拯救保护这些珍稀物种为什么重要?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曾说:一个物种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物种可能蕴含着能在未来被我们所应用的巨大价值,一旦灭绝,人类甚至在自己尚未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永远丧失了发现这种价值的机会。“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为我们自己的未来留存更多的可能性。”李攀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