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新药典即将出台 中药企业难题来了 |
作者:月下独酌 文章来源:赛柏蓝 点击数192 更新时间:2020-3-24 15:51:51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药企投机取巧将成历史 以蒲公英为例,这味药材在2015版药典中,是以检测“咖啡酸”成分含量为主要对象。咖啡酸达到药典标准0.020%。就被判为“合格”,达不到既判为“不合格”。 蒲公英产区较广,一般产在甘肃陇南地区的蒲公英药材“咖啡酸”含量就很高,达到药典标准没有问题。而山陕二省、河南、湖北等产地的蒲公英,咖啡酸含量就稍低一些,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往往被药厂退货率较高。 在2019年9月2日,药典委发布了2020版药典相应品种检项“修改征求意见公示稿”,其中上述容易让人投机取巧获得“合格”标准的蒲公英咖啡酸检项,已经被菊苣酸检项取代。 2018年6月,笔者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探析:中药材道地产地的“消亡”与“被消亡”!》,文中谈到一些中药材品种,虽然生长区域属于被历史公认的传统道地产地,但由于受现行药典检项影响,成分含量出现与药典要求差距甚大,最终被药农弃种,导致这个品种的产地逐渐被摒弃。 首先,2020版药典意见稿已经拟对544种药材增加农残、重金属检项。但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不一,多与药材生长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有关。 其次,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都有可能导致生长区域内的药材重金属含量超标。 再者,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某些省份土壤含砷量较高。相对而言,这些个省份种植的某些对重金属物质吸收、富集性较强的个别中药材品种含砷量就可能会高。 从生产企业采购的角度出发,凡属新药典544个农残、重金属必检的品种,如果该药材道地产地较多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刻意避开该产地。而去转向其它省份道地产地采购这味药材。 当然,相应不乐观的问题不止西南地区,对于矿采、农田农药喷施严重、重工业城市较多废水、废渣排放量超大,水源、空气、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中原地区或北方某些地区来说,如果今后该产地某个对重金属物质吸收、富集性较强的药材品种,属于新药典中规定544种“必检”范围内药材,经检测又重金属超标严重,恐怕这个药材产地也很难再获得生产企业的青睐,同样面临被淘汰风险。 笔者认为,随着2020版药典实施,关于农残检项同样影响众多中药生产企业,尤其是改变其原料采购方向。 比如像黄柏、杜仲、桂皮、厚朴、秦皮等树皮类药材,以及花叶草类、根茎、种子果实类等品种,这些药材有的生长于田间地头、或直接种植于农田,而有的却是生长于山地、林下、荒坡滩头之地。 此外,同类品种或相同品种,野生药材将更能被药企优先采选。因为野生药材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农残、重金属污染几率比较小,这类品种今后自然会成为生产企业追捧目标。 其实,对于中药材农残、重金属超标现象,已经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注意。2019年10月20日,国务院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第三章第七条“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中亦给出了简明扼要的防控措施,既“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的指导意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