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以“双循环”发展格局促进中药炮制传承创新 |
作者:陈天朝 河…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8-8 22:35:1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把传承中药炮制作为主要抓手 传承是基础、手段、过程、根本,没有传承,就无所谓发展。中药炮制技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药技术,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中药炮制的许多理论和技术还不能用现代科学所阐释,依然要以传承为主。国家级非遗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人胡昌江指出,要一以贯之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是创新的根本。在传承内容方面,应对炮制文献、炮制技术、炮制文化、人才传承等主要内容进行传承;在如何传承方面,可以采取系统学习、全面掌握、继承整理、挖掘提高等方式进行传承。究其原因在于,中药炮制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浩如烟海、不计其数、富有特色的经典专著、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如果不加以整理、挖掘并传承,对于中药炮制的发展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正所谓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发展。 以创建中药炮制品性能统一标准引领内循环 2019年10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促进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质量提升,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由于中药材是中药产业链的源头,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要通过收集整理中药材传统知识、保护中药材生物遗传资源、推进新品种培育与品种保护、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加强中药材质量等级标准研究、进一步规范中药材市场秩序等重大举措,全面提升中药材内在质量。 另一方面,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药典》)某品种“性味与归经”与“功能与主治”项下的信息作为基本性能,结合《中药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权威教材中记载的临床应用作为主要依据,通过汇总、整理、分析、推理等手段,获取炮制品的性能信息,从而建立中药炮制品性能统一标准,以纠正其药性与功能不统一之乱象,具体流程见图2。同时,通过探明炮制原理与创新炮制理论,创建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立健全中药炮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重大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中药炮制团队人员的工匠精神,逐步形成更多的中药炮制新理论、新技术、新规范,挽救濒临失传的炮制技术,不断增加炮制品的品种与应用形式,从而不断推动中药炮制内循环高质量发展,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以提高炮制品临床疗效为目的促进外循环 由于临床疗效是检验炮制品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要不断面向临床实践,以中药炮制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尽管目前尚无在现代循证医学理念指导下开展临床疗效评价的经验可资借鉴,有学者已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如胡昌江提出,探索建立能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功能与主治”相关测定方法和指标,通过开展基于临床功用的药效物质筛选研究、在现有指标成分的基础上增加生物活性研究,充分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将传统评价指标、含量指标和生物活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基于中医临床的多维度质量评价模型。另外,中成药临床研究已经具有成熟模式,历代中药典籍已经对中药在临床方面的特点做了详细阐述,虽纷繁芜杂,但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及中医四诊客观化研究成果等研究新方法与新思路,都为开展中药炮制品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可借鉴之处。 加快形成中药炮制内外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格局 推动中医药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中药炮制传承与创新要主动引领内外循环深度互动和联动发展,以不断提高中药炮制品临床疗效为介入点来打通内外循环,通过创建中药饮片处方的用名、煎煮、临方炮制、包装等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规范,改革中药饮片片型与创新新型饮片等举措,逐步改变中药饮片“方对、症准、药不灵”的现象,为巩固中药炮制国内市场地位、不断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动力。正如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主任委员贾天柱所言,只有以传承促创新,以创新带传承,传承与创新才能成为有泉之水,有本之木,才能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因此,我们当代中医药人要明确新时代中药炮制传承创新发展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任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加快形成炮制“双循环”发展格局。同时,更要主动引领、积极参与更高层次和水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让中药炮制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及文化纽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服务人类的美满愿景,以期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药智慧与力量。(陈天朝赵新红)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