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野茯苓的采挖及加工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3 9:23:1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采挖,但以立秋至春分这段时期采挖为佳。倘若开荒式地盲目地采挖,既费力、又费时,且不利于水土保持,因此应科学采挖。茯苓生长处有以下特点:①殊蔸附近地面有裂隙,敲击发出空响;②土质干松,小雨过后残蔸周围干燥较快;③残蔸附近不长草或长势稀疏。具体采挖的方法是:选用一长约60cm、直径约0.6cm,钎头后开一小槽的特制钢钎,捶进地下约20~40cm深,若拔出钢钎时较困难或拔出的钢钎槽内附有茯苓松浆,则探到茯苓,此时即可下锄采挖。 加工 挖回的茯苓刷净泥土(不宜水洗),置于阴凉不通风的地方,先铺一层稻草,再将茯苓与稻草逐层铺叠,四周用稻草封严,最上层覆盖厚麻袋,使其“发汗”。6-8天后,如果茯苓表面生长出白色绒毛(菌丝),即为“发汗”成功(如无菌丝长出,则需继续“发汗”)。取出后,擦干水珠,刷去白色菌丝,摊放于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如此反复发汗3、4次,至表面皱缩,皮色变为褐色,置阴凉干燥处晾至全干即可。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