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黄芪高产栽培技术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3 10:00:3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安国市当地种植的膜夹黄芪均为正品黄芪,其根干燥后供药用,嫩叶炒制后可作药茶。 1、生物学特性 黄芪为深根系植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喜凉爽气候,抗旱、耐寒、怕热,怕积水涝洼。气温过高常抑制叶部生长,土壤过湿会引起根部腐烂。种子萌发不喜高温。当地温7-8℃时播种,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一般10-15天即可出苗,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忌重茬。不宜与马铃薯、菊花、白术连作。 2、栽培方法 (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用优质圈肥4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30公斤,有条件的还可施入50公斤豆饼,耕翻30-45厘米,将肥料翻入土中,整平耙细后做畦。一般垄距15-20厘米,畦宽1.2米。 (2)播种及种子处理。 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安国地区在春分至清明时节播种,也有封冻前播种的,翌春出苗,每667米平方用种1-1.5公斤。冬播时种子不用处理,春播的要进行种子处理,选择褐色饱满有光泽的种子,用沙子摩擦稍损伤种皮后,将种子倒入30-40℃水中,浸2-4小时,待种子膨胀后,捞出随即播种。播种时于畦上开3厘米深的播种沟,行距15-20厘米,种子拌遣设细沙,均匀撇入沟内,覆土1-1.5厘米,稍加镇压即可。 3、大田间管理 (1)浇水与排涝。播种后至出苗前,畦中较湿润,一般不用浇水。在定苗前后苗 高不超过9厘米时,一般不浇水,保持地面稍干,土壤疏松,以利根系向下伸长。夏季浇水应在早晚进行,如遇中午大雨后骤晴,应及时排水,并浇水降低地温。同时要防止烂根死苗。 (2)除草定苗。浇水或雨后松土保墒,保持畦内土壤疏松无杂草。也可用拿捕净,氟乐灵化学除草,对黄芪安全。苗高9-12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定苗。苗高15-18厘米时追肥,可用腐熟的人粪1000-2000公斤/667平方米,,或饼肥50公斤。如用化肥,以磷钾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用40-50公斤。开沟施入覆土严,立即浇水。 4、收获加工 黄芪一般每年收刨I次。也有两年收刨I次的。在立冬前后收获。收刨时先将地上都割掉,在畦一边开沟将根刨出,晾 晒干后修去根毛,扎成小捆,也可切成饮片供药用。一般667平方米产干黄芪根 200-250公斤,经济效益可观。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