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大蓟枳壳厚朴3种饮片炮制机理研究心EEl路浅析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人收集整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5 7:11:52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由于药物本身的性质,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偏性,偏则利害相随,不能完全适应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治疗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因此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炮制。炮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增强药物作用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等。目前,有一部分药物的炮制作用机理已经得到阐明,如川、草乌(包括附子),经过炮制后,有毒的乌头碱在加水加热的处理后转变为毒性较小的乌头原碱,同时保留有一定量的生物碱,炮制后既可以保证其临床疗效,又可明显降低毒性。与此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药物炮制机理不明确,从而造成药物炮制品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极大地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因此有必要积极开展药物炮制机理的研究,以扩大炮制品的临床应用及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本文针对目前所进行了的一些工作,对大蓟等几种药物的炮制机理研究思路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1 大蓟 1.1综合分析研究大蓟为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性味甘、苦、凉,人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物之一。大蓟主要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类、三萜和甾醇类及长链炔稀醇等成分,其中黄酮和黄酮苷类成分目前已分离得到的有二羟基二甲氧基黄酮、蒙花苷、柳穿鱼叶苷等成分;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单紫杉烯、二氢紫杉烯、四氢单紫杉烯等;三萜和甾醇类成分包括B谷甾醇、豆甾醇、争乙酰蒲公英甾醇等;在大蓟中还有ciryneolA、ciryneol、 ciryneolC、ciryneolD、ciryneolE等长链炔稀醇成分;此外还有丁香苷、绿原酸、菊糖等物质。在大蓟的各类成分当中,以黄酮及黄酮苷类成分研究的较多,其中柳穿鱼叶苷更被认为是大蓟的主要药效成分。大蓟的药理作用经文献报道有抑菌作用、降压作用、抑制心脏作用等,此外还具有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形成、抗肿瘤、杀线虫等作用。有报道从朝鲜产大蓟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新黄酮苷具有升压作用,而大蓟中的柳穿鱼叶苷具有止血作用,但对药物活性成分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得还不是很深入。 1.2 巳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大蓟是一味凉血止血药,通过研究报道可知,经炒炭后能增强止血作用。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我们有针对性地从大蓟中分离得到了一种黄酮苷成分,对己经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紫外、质谱、核磁鉴定,结果证明该化合物是大蓟中有报道认为的止血活性成份柳穿鱼叶苷,与此同时,通过方法学考察,明确了测定的条件,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但当以该成分为测定指标,用HPLC法对大蓟生品及炒炭品进行含量测定时,却发现炒炭后,柳穿鱼叶苷的啊含量远远低于生品,如要以此作为质控指标,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指纹图谱,通过测定相似度比值来控制其质量标准。因此认为,以柳穿鱼叶苷作为大蓟饮片及其炭品的质量控制指标还是可行的,但以其作为大蓟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加的机理解释却较耀牵强。 1.3研究思路鉴于此,我们认为应在进行大蓟炮制工艺和质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成分研究和药理研究有机结合,对其炮制机理加以阐释。我们已初步进行的药理实验表明,大蓟炒炭后的确能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增强药物的止血作用,这说明柳穿鱼叶苷可能不是其止血的有效成分,或至少不是唯一的一种。从高效液相图谱进行观察,发现图谱中有两个峰在炒炭后含量有所增加,但对其具体是何种成分却还未知,因此可考虑有针对性地进行成分的提取分离,再通过相关药理实验来验证它们是否为大蓟中未知的止血活性新成分,同时对其黄酮类成分柳穿鱼叶苷的止血活性也要通过药理实验来加以证明。另外,大蓟的止血作用是否与炒炭后炭素的增加及药物的综合作用有关,也是计划中要涉及的研究内容。 2 枳壳 2.1综合分析研究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调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性温,味苦、辛、酸,具有嘲气宽胸、消滞除胀的功能。枳壳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及有机碱等。黄酮类成分主要包括橙皮苷、柚苷,此外还有辛弗林和 N-甲基酪胺等碱性成分,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等。挥发油和黄酮类是其行气、止咳平喘的主要成分,黄酮类成分中的橙皮苷和柚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抗炎作用,而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有升压、抗休克作用。总黄酮及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多遗用薄层扫描法、HPLC法进行测定,挥发油则可采用GC-MS分析其含量。枳壳在药典中记载的炮制方法为麸炒法,现在的主要炮制品种包括生枳壳、清炒枳壳和麸炒枳壳等。 2.2 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目前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我们对包括生枳壳、麸炒枳壳和清炒枳壳在内的枳壳各炮制品种的水分、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GC-MS测定了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及进行组分分析,以橙皮苷为对照品,通过薄层层析对枳壳不同炮制品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甩 HPLC法测定了枳壳各炮制品中柚皮苷、橙皮苷的含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多重比较了枳壳不同炮制品的水、醇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及其组分、柚皮苷和橙皮苷含量等。结果表明,枳壳经麸炒后,挥发油组分会发生变化,部分组分含量下降,而黄酮类成分含量是下降的。麸炒枳壳的临床功效为缓和燥性,增强理气健胃的作用。挥发油的变化似乎可以解释燥性缓和的原因。 2.3研究思路从目前的研究工作结果来看,我们认为,辅料麦麸可能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据记载,麦麸能和中益脾,缓和药物燥性,增强药物疗效,因此,在进行炮制机理研究时,可考虑首先将生枳壳、清炒枳壳和麸炒枳壳三种炮制品种都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两方面开展研究,一方面确定枳壳炮制后作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观察不带麸炒的枳壳是否同样具有增效的作用,或者,麸炒枳壳后是否因为麦麸的作用而产生了某些新的成分,而此成分正是枳壳炮制后行气作用增强的真正原因?其次,还要探讨清炒枳壳和麸炒枳壳后成分变化的差异,并单独对麦麸进行研究,以明确麦麸在枳壳的炮制中所起到的真正作用和实际意义。最后,对于枳壳胀气的药理造模研究,也是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一个难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验摸索,确立理想的造模条件,对枳壳生品、清炒品及麸炒品的行气作用进行比较研究,以确切地阐明枳壳麸炒的炮制机理。 3 厚朴 3.1综合分析研究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hall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性味苦、辛,温,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能。厚朴中主要含有厚朴酚、和厚朴酚等酚类成分,a、b、y桉叶醇等挥发油类成分,并有厚朴碱、柳叶木兰花碱、木兰剑毒碱等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厚朴碱、木兰剑毒碱和厚朴酚有松弛横肌纹的作用,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有显著抑制胃液分泌及抗溃疡作用,厚朴挥发油对龋齿的致病菌变形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厚朴碱有明显降压作用。厚朴为贵重的中药材,目前对厚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炮制工艺方面 (姜炙),对其姜炙后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和增强宽中和胃功效的机理研究尚不明确。有报道认为厚朴主要的毒性成分为木兰箭毒碱及厚朴碱,刺激性成分则被认为是挥发油,姜炙后刺激性和毒性下降是否与这几种成分有关,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而厚朴中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酚性成分(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经姜炙后,其含量变化与生品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对姜炙后厚朴增强宽中和胃功效的机理同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 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目前我们对厚朴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其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方面,对厚朴炮制前后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通过HPLC进行了测定,并有了初步的结果,数据的统计及理论分析工作还在进行,但对炮制机理的研究尚未开展。 3.3研究思路中医认为,生姜温中止呕,可协同厚朴增强温中和胃的功效。因此,在进行姜炙厚朴炮制机理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首先要开展的就是通过对生厚朴、加清水炒厚朴、姜炙厚朴等炮制品进行药效和毒理实验,来验证姜炙厚朴的合理性;其次,在姜炙厚朴的合理性得到验证之后(此试验已在进行),对生厚朴和姜炙厚朴的不同极性溶剂的提取物和挥发油及其残渣进行药理实验,初步筛选出厚朴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及毒性作用部位,选取主要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进行成分分析,选出含量变化较大的化合物分离精制后,进行药理和毒理学实验,在此基础上,再探讨姜汁对厚朴炮制所起到的作用,即厚朴的成分与生姜的成分经炮制后是否产生某些化学变化,或衍生新成分而起到增效作用,以此来进一步明确厚朴的炮制机理。 4 小结 大蓟、枳壳及厚朴是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的药材,在此基础上,对各药物的炮制机理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高效低毒的炮制品种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对药物炮制机理的研究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手段和方法,我们应该将炮制工艺、质量标准研究与中药成分分析、药理作用研究紧密相结合,使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在临床使用中得到现代科学理论的支持,使药物的炮制作用机理得以充分的阐明。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