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国参”何以自强
作者:崔晓林  …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14 9:23:1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最近几年,由于我国人参产业的振兴,导致在国际人参市场上,甚至就在吉林当地,中韩两国企业正在就人参价格、销售、品牌等方面“大动干戈”进行着明争暗斗。 

  产量大国,产业小国

  人参主要出产于我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产于我国东北的叫“长白山人参”或者“吉林人参”;产于朝鲜、韩国的叫“高丽参”。 

  吉林省人参的出口量是韩国的20多倍,出口创汇额却只有韩国的1/10。有行业人士指出,韩国人参产品的原料有50%以上来自长白山人参。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1988 年以前,由于没有大面积种植,人参尚属稀缺商品,中国人参出口平均价格曾经达到每千克40~50美元左右。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参种植面积盲目扩大,人参出口价格大幅下跌,平均价格基本维持在10 美元/千克的水平,不及高丽参的1/10。 

  2000 年,国内人参产量达到一个顶峰,但价格却一落千丈。当年的人参出口平均单价下落到了每千克6.69美元。以至于有一种说法:人参还没有萝卜值钱。

  下面这组数据,既可以佐证我国的人参大国地位,也暴露出我国人参产量大而产业不强的悲哀:我国的人参产量占全球的70%。其中吉林省的人参产量占全球的60﹪左右。2010年,吉林人参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为7700吨,出口加走私2650吨。可以说,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吉林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人参之乡。 

  然而,占绝对优势的产量和大量的出口,不仅换不来自豪感,还很容易带来尴尬和难堪。以2010年的吉林为例,2010年,吉林全省人参出口占了世界的60%,但贸易额却只有5180万美元,仅占世界的18%。  笔者从吉林省振兴人参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4月,吉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人参产业发展的意见》,计划通过集中打造中国吉林“长白山人参”品牌、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积极研发人参系列精深制品、加强标准化人参生产基地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并建立监管体系等措施,争取通过5年努力,使吉林省人参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3亿美元。

  韩国:人参的“国家形象”

  中国人参产业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韩国参企的神经。他们深深感到,自己正在失去这个廉价的原料市场,一场人参宗主国的争夺战在所难免。

  韩国高丽参种植面积4万多亩,仅是吉林人参种植面积的1/4,年产量约1700吨,也比吉林省人参总产量少了6000吨。

  为什么产量不高的高丽参,其出口创汇的能力却优于中国?这要从韩国的人参发展体系说起。

  韩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行人参专卖的国家,人参生产一直处于严格的计划控制下。去过韩国旅游的国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在韩国,人参产品如人参含片、人参饮料等,是与烟酒专柜放在一起销售的,人参就像泡菜一样,是韩国人的生活必需品。

  一位长期从事人参出口贸易的中方人士向笔者表示,长期以来,有官方背景、拥有韩国最大的市场份额的韩国人参公社全力打造名为“正官庄”的高丽参品牌,目前正官庄正在大举进军中国。

  “在国际人参品牌市场上,通过利用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韩国人参产业已初步掌握了国际人参产业定价权。”该人士向笔者表示,“韩国的人参战略和中国一样,政府非常重视并积极鼓励人参产业联合做大做强,其主要人参企业和品牌都具有很浓厚的政府背景;同时,韩国针对人参产业发展,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规定了市场进入标准。韩国还大力支持参农,提供资金、贴息中长期贷款、技术、产销等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最重要的是,韩国的品牌战略,这让他们尝到了大甜头。”

  “多年来,韩国政府、商界、学术界刻意包装韩国为人参‘发源地’和‘宗主国’,尽管其人参产量远不及中国高,应用历史也远不如中国悠久;甚至追溯起来,韩国人参本源于吉林人参,品质也无太大差别,但其整个产业在形成一致行动的模式。”该人士愤愤不平地说。

  针对中国人参产业的快速崛起,韩国联合通讯社曾报道称:“中国试图通过推出‘长白山人参’,成为人参宗主国。对此,韩国以高丽参的品牌对中国市场进行反击。”韩国《朝鲜日报》也报道称:“随着中国推出‘长白山人参’来挑战人参宗主国的地位,著名的‘韩国人参公社’开始通过高丽人参名牌战略,在全球最大的人参消费市场——中国市场发起反攻。”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