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
作者:王小沛 文章来源:河南中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3 18:33:20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之一,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脏腑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使得阴平阳秘,生生不息,如同刘完素所言:“亢则害,承乃治,制则生化”。当脏腑生克制化关系出现异常的时候,阴阳也失去平衡,百病由生,而且往往一脏有病,牵及他脏或多脏,以致病者证候纷繁复杂,医家彷徨无措。此种形势,究竟当如何应对呢? 我们先从一则医案谈起:在《名老中医之路》中,记录有施今墨先生一则医案,患者“上呕血,下便血,病情凶险”,前医均以止血为主,无明显疗效,先生沉思:“中医理论,上病取其下,下病取其上,呕血宜降,便血宜升,而今上下俱病,升降均不相宜,当如何处置?”最后先生认为:“上下俱病当取其中,补中之药以吉林野山参为最佳。”于是嘱咐患者家属购“老山参60 g ,微火炖煮,频频饮服,不拘次数。一昼夜,呕血便血均止,人也清醒”。[1 ]纵观此案前后之巧思妙着,足以启迪后学。施今墨先生面对错综复杂和上下掣肘的病机,采用了“上下俱病当取其中”的治法,此可谓是应对多脏同病、证候纷繁的最佳选择,但此治法并非施今墨先生的个人创见,而是中医学两千余年实践和思辨积淀的结晶。 《灵枢·终始》云:“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下者高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载:“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此即“上病下治”和“下病上治”的理论依据,可是倘若“上下俱病”当如何?《内经》并无明文记载,但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脾者土也,治中央”。这些散在的论述已经揭示出脾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 上下俱病取之中焦的明确论述出自清初叶桂《临证指南·卷一·虚劳》,文中指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这是叶氏颇具特色的学术观点,也是重要治则之一。叶氏主张上下俱见 和张景岳同时代的周慎斋医术高超,强调整体效应和辩证施治,提出“五行制化”和“固体清源,调补脾胃”两大论点,《慎斋遗书·卷二·辨证施治》云:“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 ⋯⋯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认为慢性久病多宜从脾论治,治其根本,标象自愈。清代尤在泾指出:“欲救阴阳之和者,必求之于中气”。使中焦得以四运,从阴到阳,从阳到阴,俾营卫调和,阴阳适中,疾病自然向愈。 综合古代医家的论述,脾胃在五脏中的重要性是基于其输布谷气、交通上下和灌溉四旁,生气因而不竭,四脏皆能安和。若中气失运,水精不能四布,精微难荣他脏,随之诸恙蜂起,百病由生,上下交乱。 嘉庆、道光年间的王旭高治病,善用五行生克之理论,以调整脏腑,使其达到平衡。其《环溪草堂医案·虚损》载一医案:“赵某,血不养心,则心悸少寐。胃有寒饮,则呕吐清水。虚火烁金,则咽痛。肝木乘中,则腹胀。此时调剂,最难熨贴。盖补养心血之药,多嫌其滞。清降虚火之药,又恐其滋。欲除胃寒,虑其温燥劫液。欲平肝木,恐其克伐耗气。今仿胡洽居士法,专治其胃。以胃为气血之乡,土为万物之母,一举而三善备焉。请试服之。党参、白术、茯苓、半夏、枣仁、扁豆、陈皮、怀山药、秫米。”此系一例五脏交病、虚实兼见、寒热 从古今医家的论著和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治脾治中能治其本而调养上下,也足见叶桂论述源于实践,至今仍有指导意义。脾主运,胃主纳,脾赖气的推动而中运,胃需津液方能消谷,对于具体选方用药,宜从病人实际出发,或益气或养阴,或兼而施之,以恢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为宗旨,气阴复则脾胃气旺,水谷精微四布,机体生机渐旺,而良效自然可期。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