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医五绝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6 17:36:37 文章录入:huangyf81 责任编辑:huangyf81 |
|
变应性鼻炎临床以鼻痒、多次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漏和鼻塞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因素,多为风寒、疫气之邪侵袭鼻窍;二是内在因素,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因此,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是机体的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外因与内因合而为患。
多数医家认为变应性鼻炎首先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而致喷嚏流涕;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脾气虚则肺气虚,而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阳气易于耗散,风邪得以内侵而致病。因此,发病初期常辨证为风寒袭肺或肺经蕴热等实证,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脏腑虚损,常辨证为肺气虚,或肺脾、肺肾两虚,甚或肺、脾、肾三脏俱虚。有资料表明,中医学的肺、脾、肾与机体免疫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脾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相关,肾与中枢性免疫器官、骨髓与胸腺的功能相关,而且具有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因此采用调补肺、脾、肾的方法,能够改善机体免疫状态。而机体免疫功能稳定要依靠神经系统调节,通过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维持,垂体又受神经、抗原、抗体、淋巴因子等作用因素的影响,从而维持体内免疫功能的稳定。 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重视整体观念,既强调治本,又兼顾治标。近年来,多数医家采用多种治法相结合的原则,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根据变应性鼻炎发病的不同阶段和临床症状,可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以外邪袭肺为主;虚证以脏腑兼病的虚损为主。内服药物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全面调理,局部治疗可以缓解变应性鼻炎发作期的症状。在临床上可选用内服中药汤剂配合运用中药滴鼻,穴位敷贴等外治方法。 ■内治重于调理体质 根据文献报道,针对风寒袭肺:治宜温肺散寒为主。基础方可选用桂枝汤加减。针对肺气亏虚:治宜益气固表为主,基础方可选用玉屏风散加减。针对脾气虚弱:治宜健脾补气为主,基础方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针对肾阳不足:治宜温肾壮阳为主,基础方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针对肺经蕴热:治宜清宣肺气为主,基础方可选用泻白散加减。 据文献统计,内治法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黄芪、防风、辛夷、白术、苍耳子、细辛、白芷。现代药理学显示,这些药物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长于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其可增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增加血浆中的IgM、IgA,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防风为治风止痛的药物,其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能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性,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抑制细胞免疫。辛夷功善宣肺气而通鼻窍,为治疗鼻渊之专药,药理作用表现为保护鼻黏膜, 促进黏膜分泌物吸收,减轻炎症,促鼻腔通畅,抗过敏、抗多巴胺。白术为培补脾胃之要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苍耳子具有疏散宣通之功,适用于鼻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能抑制细胞免疫,可显著抑制DNP-BSA致敏小鼠IgE产生。细辛具有祛风散寒、温肺通窍的作用,具有抗组织胺、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能抑制白介素-2(IL-2)受体的表达从而抑制T细胞的激活。白芷能发散风寒、善通鼻窍、止痛,为治疗鼻塞之要药。有文献报道,从日本白芷干燥根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出的6种化合物,其中具有能够抑制白鼠腹膜腔组胺水平的成分。 近年来,活血化瘀药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收到良好的效果。变应性鼻炎的局部及组织学特点为伴有血管扩张的血循环障碍及黏膜水肿。中西医结合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如丹皮、赤芍、丹参等可缓解小动脉平滑肌痉挛,加快血流速度,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组织液吸收,从而消除鼻黏膜水肿。故在本病治疗中,酌情加入活血化瘀药物,可起到对症治疗作用。 ■发挥外治的量少高效优势
另外,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穴位与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治疗方法,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疗效肯定,已得到推广普及。临床选用药物多为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公丁香等。选取的穴位大多为肺俞、风门、大椎。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